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饲草育种创新团队和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发了紫花苜蓿“苜蓿芯1.0”低密度5K液相育种芯片。
据介绍,紫花苜蓿是全球重要的豆科牧草,粗蛋白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牧草之王”。当前,国内外紫花苜蓿育种仍以常规选育为主,育种周期长,提升育种效率的分子育种技术尚未在紫花苜蓿育种过程中进行大规模应用。
分子育种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依赖于分子标记成本的降低与准确率的提高,开发低密度的育种芯片,不但可以提高检测效率,避免标记冗余、还可以降低成本。因此,有必要开发精准高效的低密度育种芯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饲草育种创新团队30多年来,一直从事紫花苜蓿的遗传育种工作。先后育成中苜1号、中苜2号、中苜3号等八个中苜系列苜蓿新品种,中苜系列品种已在华北、西北大面积种植,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此次该团队研发的“苜蓿芯1.0”5K液相育种芯片,依托220份来源于全球各地的紫花苜蓿核心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采用博瑞迪GBTS技术设计开发而成。
该芯片整合了覆盖紫花苜蓿全基因组的5037个单核苷酸位点集合,并包含94个与产量、品质、抗逆性以及秋眠性等重要性状相关的候选功能位点。利用该芯片对项目组334份紫花苜蓿育种材料进行测试试验,样本检测成功率为100%,位点平均检出率高达99.08%,实现了不同种质资源基因型的精准鉴定。
据悉,该芯片具有准确率高、检测成本低、灵活性高等特点,后续可用于紫花苜蓿种质资源亚群划分,辅助品种鉴定与育种,提高紫花苜蓿育种选择效率,对我国苜蓿种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