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可莹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2/2 20:14:38
选择字号:
85后教授定义新导师:花式“卷”自己,把体面还给学生

 

从2022年3月至今,钱婧的名字下方逐渐多出了几道“斜杠”。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她,同时也是一位粉丝超70万的视频博主、公众号创作者、播客主理人兼畅销书《学术“咸鱼”自救指南》的作者。她被很多网友亲切地称作“云导师”,为素不相识的年轻人答疑解惑。

对互联网世界的“探险”令这位85后学者经历了一段奇妙的二次生长。

她的生活中突然涌入了许多新角色:互动对谈中的视频创业者、媒体人、各行各业的职场达人,直播答疑时迷茫困惑又渴求向上的青年学生和职场新人……奇妙的连接逐渐增多,源源不断的正反馈让钱婧在这种“斜杠”生活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意义感。

图片

钱婧 受访者供图

折叠起来的那一面

钱婧写《学术“咸鱼”自救指南》这本书,是“被青年朋友推着走的”。
2022年3月,钱婧和同校的韩卓受B站邀请入驻知识区,成为了名师组的一位“up主”。
“大学教授”与“视频博主”之间曾产生过短暂的身份隔阂,钱婧起初很难找到突破口。快一个月过去了,她仍感到迷茫,不知道该为观众贡献什么样的内容。
“当时我们俩也是做一件事不太顺,而且每天对着屏幕上网课,上得万念俱灰,意义感极其缺失。最后就说,要不咱们做点没做过的事情吧?做一件人生中没挑战过的事儿。”
那是4月份,正值研究生们论文开题。运营的同事建议老师们分别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如何开题、如何做科研,钱婧便顺势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结果视频意外冲上了热门。其中分享如何“死磕”文献的干货视频播放量甚至飙升至40万,成为彼时钱婧最受欢迎的一个作品。

图片

钱婧在B站的个人主页

视频下方涌现出近500条留言。很多学生向钱婧提出了一些非常基础的问题,诸如“去哪里看核心文献”“文献应该怎么读”“该如何与自己的导师相处”……评论区的留言“滚雪球”般增长,钱婧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是不断在折叠的”。
放眼整个互联网,有大量学生就算已经来到了硕博的门槛前,可能也没有理解做学术是什么概念。钱婧作为导师在面试准硕士研究生时,会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嘴上说读书的原因是因为热爱科研、热爱学科,却连自己学科核心中英文期刊的名字都不知道。
微妙的观察在钱婧心底堆积起来。她意识到,“学术入门”是普遍的需求。于是,钱婧决定写一本从细节上解决青年学子学术疑问的“工具书”。
《学术“咸鱼”自救指南》是钱婧面向粉丝发起投票后脱颖而出的一个书名。钱婧最喜欢这个书名,“咸鱼”和“自救”两个词对她来说别有深意。

受上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影响,她衷爱小人物拼搏向上的故事,不喜欢、也害怕谈论过于“精英”或“高大上”的事物。“我感觉人要想做成什么事情,需要先把自己打下去、沉下来,也就是所谓的‘咸鱼精神’。打下去以后心就静了,更容易装进东西,所以说是先‘咸鱼’,再‘自救’。包括我自己一步一步、一点一滴走过来,也是一个‘咸鱼’一路自我救赎、自我发展的过程。”

于是,在一年后的2023年3月1日,这本语言风趣、内容翔实、穿插着可爱漫画的《学术“咸鱼”自救指南》正式出版。截至目前,该书已经加印5次,豆瓣评分8.6分。

图片

《学术“咸鱼”自救指南》

“谢谢”,这是读者留言区最常出现的字眼。有人甚至将钱婧这本书形容为“把饭喂到嘴边”的程度。从如何使用文献分类、文献归档等工具软件,到撰写论文的正确思路、如何投稿,再到怎样与同门、导师相处等学术人际关系的问题,钱婧以360页的篇幅,细致讲解了一个学术“小白”从本科生到博士后阶段要面对的种种问题。作为一个学生们眼中已经成功“上岸”的作者,她书写的准则只有一条——实用。

“我认为有用是热爱的前提之一。‘过来人’很容易给出一些偏宏大叙事的建议,比如‘你要爱科研’。我认为是反过来的,只有你做好了,才会爱上。所以我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迅速建立从‘想做’到‘做’的一种连接,形成人生第一个学术正循环。毕竟,对大部分入门者来说,完成比完美重要。”钱婧解释道。

“野心是个褒义词”
《学术“咸鱼”自救指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面向广大市场的学术入门工具书,同时也是钱婧本人多年来学术之路的一道缩影、一部“经验之谈”。因为在很多学生眼中,她本人就是一个新生代学者向上打拼的正面样本,能给予年轻人治愈心灵的养分。
在钱婧看来,自己从来不是一个“聪明人”。“我是那种为了得到50%,能付出200%努力并且甘之如饴的人。”她如此自我评价。
钱婧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在母亲的引导下,她很早便确认了要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人生理想,这份工作特有的规则感和秩序感令她着迷。“学术人都有自己的简历,凡走过都有痕迹。”在钱婧看来,成为一名学者,能够让她在这个世界上“拥有姓名”。
在这条注定会“延迟满足”的路上,钱婧经历过许多挣扎。她在澳大利亚读书时,昔日的许多同学都已过上了日子不愁、周末畅游的惬意生活,而她仍是个穷学生,还在异国他乡的超市中计算着打折蔬菜,连请朋友吃顿饭都略显困窘。
但她从未质疑过自己的选择,也从未因生活的困窘怨天尤人,而是选择加倍努力。拿到管理学一等荣誉学位后,她继续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获得了澳大利亚政府最高全额奖学金并连续两年获得校长奖学金。
回忆起在旁人眼中相对顺遂的职业生涯,钱婧觉得自己胜在勤奋。在她分享读博经验的视频下方,有网友留下评论,质疑出身普通的孩子是否适合心无旁骛地追求学术理想、是否具备“性价比”。钱婧不认同这样的观点,“性价比是自己经营出来的”。
正如很多在读研究生会在公众号后台、直播间向她提问,问类似“自己想做的与导师给的方向不一致该怎么办”这种问题。
每每看到这些困惑,钱婧脑海中都会出现一个词,叫“认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客观存在,我们要逐步把这些客观的核心给‘认领’过来,这样才能真正具备一种主体思维。并不是要跟着导师走,而是要让导师为自己服务。”
在钱婧的人生字典中,“野心”是个绝对的褒义词。她是那种很少内耗的人,做的永远比想的要多。就像“咸鱼自救”的内核一样,她总是要求心是沉的、动作是起来的。
半年前,钱婧萌生出做微信公众号的想法,想把视频平台上收到的来自学子们的困惑及自己的回答整理成系列,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还没开始筹备此事,她便收到了很多反对的意见。有人劝她,现在已经不是做微信公众号的时代了,此举“性价比”不高。
钱婧并没有瞻前顾后,她选择先做起来。在她的用心经营下,在100多天的时间里她的同名微信公众号就产生了5篇阅读量超过10万的文章。
在很多学生眼中,钱婧是那种浑身上下充满能量的导师。年轻人羡慕钱婧的人生态度,觉得她“又酷又努力”。每逢隔周进行的直播,都会请教她很多科研之外的人生问题。
作为导师,她十分理解年轻人的心态与处境。自身的求学经历让她格外注重与学生间的边界感,“我把他们当大人,不该问的私事绝对不问,不碎嘴”。但钱婧与学生们并不疏离。“看他们最近情绪不太高,我就发个红包,让他们去吃顿好的。”她笑道。

钱婧说,她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做个“体面的导师”。

打破次元壁

做自媒体让钱婧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青年朋友,比如“姜Dora在此”“鸟山学长”“王无术”“在下小苏”等90后视频创业者。“他们完美符合了我对优秀年轻人的所有想象。”
钱婧对这些思维跳跃、极富创意的视频up主非常欣赏,平时会和他们相互客串频道,一起聊些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这些平均年龄比钱婧小10岁的年轻人,为她打开了一扇新赛道的窗口。
“比如Dora第一次见我,就带了一个iPad,给我讲了一个多小时什么叫‘知识付费’。‘鸟山学长’也是,我后来做微信公众号就是他建议的,因为他有这方面的好经验。”
在与这些新生代网络“KOL”交往时,钱婧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她从不会因为自己是一位年长的教授、学者而耻于发问,相反,她想要摆脱原来的路径依赖,在这些全新的领域建立起新的秩序感。
“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秩序,很显然在自媒体领域,这些年轻人就是专家。”她很享受与这些平时难以遇见的年轻人建立连接,有种“打破次元壁”的奇妙感觉。况且,在钱婧看来,向年轻人请教、学习新事物这件事——除了面皮,没成本。何乐不为呢?
质疑当然出现过,一些人认为钱婧做这些尝试是“不务正业”。对此,她的回应非常直白:“在我的理解中,社会工作评价及社会影响力是我作为大学老师、学者的本职工作。”在她心里,做这些事的初衷非常简单,就是想“给出去”。
她讲起初中时有一次来到北京的故事。
“我记得在北京第一次吃到‘牛舌饼’,特别开心,心里就在想,好神奇,怎么会有这样又甜又咸的小点心。”穿过高楼大厦,望着万家灯火、星星点点,小钱婧在心里暗暗发誓,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来到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扇窗。这些片段直到现在都还记忆犹新。
时至今日,已经实现儿时理想的钱婧认为投入“教育普惠”是她应该思考并践行的重要功课:“我时常回顾自己从哪儿来,要保持清醒。在这个社会上、这么好的一所大学占了一个位置,就要对得起位子本身,做好该做的,还要尽自己所能‘给出去’。”
采访接近尾声时,《中国科学报》向钱婧提出了一道选择题,也是许多年轻人藏在心底的一个“灵魂之问”:
“人生究竟是旷野,还是轨道?”

钱婧不假思索地给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是在轨道之上寻找旷野。”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