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ducation Sciences 发布时间:2021/12/31 13:12:01
选择字号:
Education Sciences:对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领航人 | MDPI 人物专访

微信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zEzNjgxMQ==&mid=2650012986&idx=2&sn=

24e4adf602ad9ae6710545f281f7ab82&chksm=f1de47fec6a9cee877be83b14ed83ed94

2f46e51fddef437ec9a637c93fecdac13d882f7c874&token=233953432&lang=zh_CN#rd

期刊链接:https://www.mdpi.com/journal/education

本期Education Sciences期刊人物专访,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桑国元教授和蔡苏副教授。作为Education Sciences期刊编委,桑国元教授和蔡苏副教授对Education Sciences建设充满了热情与期望,对期刊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期许。采访结束后,蔡苏副教授还为我们演示了VR/AR教育应用。

编委介绍

桑国元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桑国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与培训中心首席专家)。比利时根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双博士。中国高被引学者。青海师范大学讲座教授。宁夏大学贺兰山学者。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桑国元教授已在国内外知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研究领域:教师教育、项目学习、教育技术、教育人类学、少数民族教育、课程与教学等。

蔡苏 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蔡苏,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VR/AR+教育”实验室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副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仿真学会3D教育与装备专业委员委员,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中国高被引学者 (教育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入职以来发表论文70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7项。

研究领域:VR/AR教育应用、STEM教育。

访谈内容-桑国元

Q:桑教授,能否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

我任职的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是全国唯一一所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国家重点研究机构。教师教育是一项国家事业,也是一个学术领域,同时还是一项实践工作。作为一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肩负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与实践探索的重大责任。在研究z中心工作的十余年中,我不仅关注宏观层面国家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议题,也关注教师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心理品质、教师核心素养等微观领域。除此之外,我的课题组高度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教师媒介素养、教师开展项目学习的素养和能力等议题。

Q:您认为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我认为排在首位的品质应该是学术道德。现实生活中不乏为了功利目的不择手段的科研人员,着实影响了良好科研氛围的建立。良好的学术道德,有利于团结互助的研究共同体建设和高质量研究成果的生成。

其次,科研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关照力。目前国内学术共同体中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现象,例如,功利主义:为论文而论文,为课题而课题,为奖项而奖项。

此外,实证研究的氛围还有待加强。“拍脑袋写论文”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Q: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您希望为这个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

我非常希望国内外的学术生态变得更加良性发展、减少学术偏见、限制“学阀”权力、净化研究环境、规范研究方法、提升研究品质。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为人类实践和高品质生活服务。

Q:您认为在期刊中做审稿工作有什么意义或重要性?

为不同的刊物做审稿工作,一方面可以实时跟进国内外关于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话题,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开阔自己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审稿本身应该成为全体研究者应尽的社会责任。研究共同体的和谐发展和良好学术生态的建设,离不开审稿人的积极参与。

访谈内容-蔡苏

Q:蔡教授,能否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VR/AR+教育”实验室致力于K-12阶段AR+教育、人机自然交互、STEM教育等软件技术、资源内容研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项目,实验室成立以来发表论文70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7项,团队本科生13次获国家/北京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优秀毕业生赴哈佛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UCL、多伦多大学攻读硕博士。团队成员深入中国大陆以及海外一线中小学校进行实证案例教学,不断循环迭代,探索虚实融合的AR学习环境如何支持新时代的教与学。

Q:您针对“年轻人难以确定研究方向”这个问题有什么建议吗?

我可以从自己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经历谈一谈。我是理工科出身,本硕博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专业就读,并且在国内虚拟现实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呆过7年,一直研究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简称VR) 技术的底层算法。来到北师大后,当时其实有点迷茫和焦虑,因为所在的教育技术学院学科方向属于应用学科,那时适合我直接上手可做的东西不多,纯教育学对我来说又是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不知道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但我一直铭记着当初毕业离开北航时,我的博士生导师、国内虚拟现实学科带头人、原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院士的叮嘱:“千万不要轻易地放弃自己的本行,如果你把自己的专业都抛弃了,就相当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PK!”所以我沉下心来研读了教育文献,跑一线学校,寻找教育领域的难破解问题,最终决定转向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 技术的研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实际应用层面,致力于实现计算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教育领域的融合。

当时VR、AR这些概念并未在国内市场流行开,AR属于泛VR技术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 (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致力于AR技术在教学应用研究,如同去开辟一个崭新的领域。在2016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回来后,积累沉淀了教育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应用实践,成立了VR/AR+教育实验室,带领科研团队创造了一些AR+教育领域开创性的工作,技术科研上的成果也不断丰富,在教育技术领域的认可度与知名度也逐渐增加。

其实对于从计算机跨界到教育领域,自己一开始对VR/AR教育应用研究的意义与需求不是很清晰明确。直到我看到了教育学部一位已退休的何克抗教授——当年他七十多岁却仍然坚持到中小学的课堂去听课,这种对教育满腔热血的精神感动了我。何老先生曾说过,坐在高校的实验室里,你永远都不知道真实的教育问题是什么,你必须要走出大学进入一线学校。受老先生影响,我后来也深入到中小学与一线的教师交流,渐渐地便领悟到除了AR技术本身的虚实结合,科研的过程也要讲究“虚实”结合,这里的“虚”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即VR /AR,“实”就是教育应用的实证研究,只有打破二者界限进行“虚实”结合,才能真正在实际中解决教育的难题。教育需求一定来源于真实的实践。科研人员制作教育软件设备时要避免闭门造车,应亲自到实地展开调查,毕竟一线城市与欠发达地区的需求不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行得通。

Q:您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想为这个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

2017年底我带团队去到湖北中部的一个县级高中,打算尝试将AR教学应用到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期望促进教育不均衡问题的解决。在此次实践中,当地的一位物理老师的话令我印象深刻:“说老实话,物理光电效应我们学校没有真实实验器材,我从来没有做过,我以前念师范时也没做过,对光电效应其实也是搞的稀里糊涂的,我教的学生也是稀里糊涂。但是这次我亲手做了你们带来的光电效应的AR实验,我自己好多东西都弄明白了,我的那些学生也都弄明白了。明年要是高考考光电效应,我班上的学生应该都没有问题!”教育应用的研究是一个实证的研究,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实际地去带来一些好的改变。能让实验室多年的研究成果落地并真正解决问题,这便是对教育实践工作者最好的回馈。

Q:您认为在期刊中做审稿工作有什么意义或重要性?

期刊的审稿工作虽然会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也可了解和捕捉到所在学术领域的前沿进展和热点趋势,而且通过审阅比较也能清楚自己所做工作在国际上的地位和水平。总体看来我觉得是得大于失的,是一项于己于人都很有意义的工作。

Education Sciences期刊简介

主编:James Albright,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

期刊创办于2011年,从创刊至今,James Albright 教授一直担任主编。期刊旨在发表一切与教育有关的科研成果。现已被Scopus、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 Web of Science、ERIC、ERIH Plus、PscyINFO等数据库索引。

2020 CiteScore:2.1

Median Publication Time:37

Time to First Decision:14.5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