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正视差距,建议制定《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两会声音 |
|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刘庆峰建议: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系统性加快推动我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无论是ChatGPT的诞生还是Sora引发的全球关注,大模型呈现出来的智慧涌现能力,被认为不亚于PC和互联网的诞生,将彻底改变产业形态和竞争格局。在这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关键时刻,中国如何应对?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刘庆峰建议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系统性加快推动我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刘庆峰表示,“我们要正视差距,聚焦自主可控的底座大模型‘主战场’,从国家层面聚焦资源加快追赶,同时系统性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生态和应用,打造综合优势 。”
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规划》应对全球AI“系统性竞争”
刘庆峰认为,在2017年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引下,中国在认知智能领域已具备非常扎实的技术储备和成建制的团队,有望成为全球智慧涌现的第二极。
“当前,通用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也是中美科技博弈和战略竞争的必争之地。中美博弈的‘主战场’就是在通用底座能力上持续进行对标。而当前 OpenAI的GPT-4/4V代表全球通用大模型底座能力的最先进水平,DALL-E3、Whisper、Sora等都是基于GPT-4/4V的底座能力平台所延伸出来的特定领域的成功实践。”刘庆峰进一步表示。
而国产大模型离全球最高水平有多大距离?刘庆峰以我国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全民开放大模型——讯飞星火大模型为例,“其预计在6个月内可达到GPT4/4V当前最好水平”,但随着GPT-5的发布,这个差距可能会被拉到一年以上,如果从算力、数据、模型训练等方面组织好资源全力追赶,这个差距也有望在1-2年内被追平到相当的水平,同时我国也在语音大模型、医疗大模型等领域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比较优势。
“我们有信心在通用大模型底座上不会出现代差级落后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场景和数据进行打磨,有望实现典型行业领域的超越”,他认为,在追赶的同时,结合全新的技术发展、竞争格局、产业赋能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变化,非常有必要根据新的形势制定系统性规划。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为系统性竞争,各国在基础大模型、行业应用、硬件、产业链等方面开始全面较量,中美在大模型深度应用和战略需求上角逐,今年将是关键期。
刘庆峰建议,在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瞄准我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中需要重点补上的短板进行设计,围绕自主可控算力生态构建、高质量数据开放共享、科学的评测标准制定、源头技术前瞻研发、人才培养、法律制定和伦理人文等维度,系统性制定国家《规划》,国家高位推动规划的制定和落地,不断缩小中美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在通用底座平台方面的差距,并在行业应用和价值创造上打造我国的比较优势。
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加大并保持对通用大模型底座“主战场”持续投入
刘庆峰提出9点具体建议,他认为,在制定国家《规划》的同时,应加快推进通用大模型的相关工作,尽快追赶。
今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中国西部罗布泊试验场爆炸成功60周年,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曾让国家突破科技封锁,由弱变强。在建议中,刘庆峰提到,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加大并保持对通用大模型底座“主战场”的持续投入。如以专项的形式从算力、数据、算法上在未来5年内持续支持我国通用大模型的研发攻关,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以专项债的形式支持通用和行业大模型研发以及应用生态发展所需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刘庆峰提出加快形成围绕国产大模型的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如加快我国大模型开发者生态体系建设和运营,支持国产大模型向开发者开放,开展大模型评测体系和开源社区建设等。
此外,在推动国家级高质量训练数据开放和共享方面,刘庆峰建议推动国家层面高质量数据平台的设立和资源共享,支持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揭榜挂帅形式优先、低成本使用。
面对缺乏有公信力、标准化的科学方法来牵引和推动行业应用更良性发展的问题,刘庆峰表示,可以出台更加客观、公正、可信的评测方法,加快大模型在行业领域的应用落地。
用全新机制推动拔尖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离不开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和顶尖人才培养。
刘庆峰认为,要坚持源头核心技术系统性创新,在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领域做好布局。
他建议,要加快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与人工智能关键研究的协同攻关,形成交叉学科的突破,助力我国通用人工智能弯道超车;推动大模型与科学研究的深度结合,打造AI for Science的科研新范式,并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科研能力以及高水平通用人工智能理解能力的人才,为可能涌现的交叉学科重大突破做储备。
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刘庆峰建议加快推广大模型赋能全学段,以全新机制加快探索我国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如设立国家人工智能学院,以“核心+基地”的组织形式和全新机制推动我国面对中美竞争的拔尖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同时,要研究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和培养方案,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对应对机制和法律法规滞后的问题,要加速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与审议。此外,刘庆峰还建议,要设立软课题进行通用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人文研究。
相关背景: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人民政协的34个界别之一。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中,中国科协界委员有43人。
与人民代表大会鲜明的“地域特点”不同,“界别”是人民政协的显著特色和基本组织单元,代表中国社会各界各方面反映愿望诉求。在七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的委员名单说明中,“界别”这个概念被首次提及。
自人民政协成立以来,全国政协界别经历了不断地调整优化,形成了今天包括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和特邀人士等多类共34个界别,其中就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协界”)。
1948年4月30日,为迎接全国革命胜利到来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各个方面的热烈响应。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香港分会首先倡议召开全国性科学会议并建立全国科学工作者的组织这个倡议得到中共中央统战部的支持和鼓励,同意召开中华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简称“科代会”)。
科代会筹备会议(简称“科代筹”)决定以中国科学社、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的名义发起,邀请各方成立科代筹委员会及促进会。这也是中国科协的前身。
1949年7月13日,科代筹全体会议代表自然科学界选出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正式代表15人和候补代表2人,其中包括茅以升、李四光、严济慈等著名科学家。他们代表科技界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参与起草《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成单位,中国科协及其前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的根本政治属性从此确立。从此,中国的科技社团登上了政治舞台,承担起建设新中国这一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1950年8月,科代会召开,毛泽东接见了参加会议的469名代表,周恩来作题为《建设与团结》的报告。会议决定成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全国性科技团体的诞生。
八年后,全国科联党组和全国科普党组联合向中共中央提交《关于建议科联、科普合并的报告》。经党中央批准,1958年9月,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联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合并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
周恩来、林伯渠、彭真等中央领导接见了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决议》等4项决议,包括将这次大会作为中国科协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国科技工作者终于有了自己的全国性统一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协及其前身作为全国政协的发起和组成单位,积极参加第一届至第四届全国政协的工作和活动。
1978年,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召开。五届全国政协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更名为“科学技术界”。
1988年,在七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期间,苏步青等200多位委员联名提案恢复中国科协作为全国政协组成单位,得到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积极响应和推动。
1991年1月,全国政协七届十二次常委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科协和全国侨联作为全国政协组成单位的决定》,恢复中国科协为全国政协的组成单位。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界”得以继续保留。
因此,在现在的34个政协界别中,同时看到“科协界”和“科技界”。二者既有历史渊源,又分别以人民团体和行业领域的不同身份共同代表广大科技工作者。科协界在人民政协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出过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提案。
相关资料:
中国科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两个维护”体现在行动自觉上。
中国科协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和实践成就,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实履行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珍惜政治参与机会,刻苦学习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提高政治能力;广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成就,坚定捍卫我国政治制度;要提升政治参与质量,加强科协组织建设,提高广泛性代表性;密切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提高建言质量;积极主动发挥制度化参与优势,把维护广大科技工作者权益与维护人民整体利益高度统一起来。
作为人民政协的组成单位,中国科协不仅努力成为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也始终与国家发展相伴,与科技事业的发展同步。科协界委员的建言献策,对促进科学技术工作者参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制定和国家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2024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科技界委员和科技工作者在积极支持参与科技体制改革,奋力投身科技创新、关键技术攻关过程中所做的贡献。他指出,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积极支持参与科技体制改革,奋力投身科技创新;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务实建言献策,助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政协委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不断开创新时代政协工作和多党合作事业新局面,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科协界小组会议上,王怀民、张旭、邱志明、张凤、李志强、肖文交、肖龙旭、杨长风、闵宜仁、李星、魏悦广、曾毅、廖湘科等委员先后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就创新生态网络、科技金融、基础研究投入、科技评价与奖励、人才评价、科技成果转化、学会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等科研创新环境热点问题畅所欲言,提出意见和建议。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在听取委员发言后指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和全国政协联组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抱负,勇担科技创新重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深入贯彻两会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强化履职能力建设,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出谋划策,推动优化科研创新环境,完善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要切实增强科协界别意识,对科协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共同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中国科协要针对科协界委员关切的重大议题,系统开展深入调研,精心做好委员履职的服务保障工作。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供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