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协网 发布时间:2024/9/19 11:40:22
选择字号:
安徽:“沉浸式体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2024全国科普日

 

编者按:

2024年全国科普日于9月15日拉开帷幕,由中国科协、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科技部等21个部门共同主办。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主要活动包括“千馆展览探未来”“万场报告话前沿”“千万IP创科普”3项重点活动,学会、科普阵地、高校、企业、园区等8个联合行动,以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打造的主场活动。

活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目标,面向高校学生、青年科技工作者、公务员和广大公众,开展多层次、分众化的高阶前沿科普,多角度展示我国科技创新成就,展现创新成果背后的科学精神和科技工作者风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鼓舞全社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凝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吗?南极还是北极?”“是南极。”“玫瑰花为什么会被冻住、碎掉?”“因为液氮温度太低,把玫瑰花冻住了。”“放进液氮里的气球为什么会变小呢?”……

9月21日上午,2024年全国科普日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场活动在安徽省科技馆启幕。当日,合肥气温骤降,但丝毫没有影响科普日活动现场的热烈气氛。小朋友们举起小手,争抢着回答问题。

安徽省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科普日活动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主题,精心策划了高阶科普报告、线下群展、线上板块共计45项活动。其中今天的现场群展活动主要通过实物或模型展示、互动体验、科学表演、科普剧等多种方式,展现安徽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蓬勃发展的局面,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五大主题展区精彩纷呈

“叠层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之一。你看它们都是层层叠叠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堆在一起。虽然这个‘石头’看起来挺大,但形成它的微生物只有几到几十微米,比我们的头发丝还细。这种微生物叫做蓝细菌,可以生成氧气。地球上有了氧气,人类等其他生命才得到蓬勃发展。所以研究叠层石对于探索地球早期生命及其演化具有巨大的意义。”在“科教资源做加法”主题展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沈越峰热情地向小朋友们科普他的研究对象叠层石。

为了更好地向社会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沈越峰等人把学校的地质博物馆“搬”到了主场活动现场。

“今天展示的有古生物化石、矿石标本。其中大部分标本都是学校老师采集捐赠的,比如巢湖龙、贵州龙、红宝石、陨石等。”沈越峰说,“我们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大众交流,让他们了解我们在做什么。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一旦了解并产生了兴趣,才能进一步树立自己的科学意识。”

同样的,小朋友们将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董永成团团围住,认真听他讲解害虫如何变成“益虫”。

“现在看到的昆虫我们称之为白星花金龟。它的一生会经历4个阶段: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其中,成虫是我们常说的金龟子,喜欢吃植物果实或嫩梢叶片,是害虫。但幼虫(俗称蛴螬)以腐烂的有机质为食,不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幼虫本身还富含高蛋白和油脂,是传统中药材,可以入药、食用,也可以用于开发宠物、虾蟹等动物饲料。幼虫排泄的虫粪也是优质的生物有机肥。”董永成说。

董永成介绍,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他们将白星花金龟“害”虫“益”用、变废为宝,利用幼虫分解转化有机废弃物,同时获得幼虫蛋白、油脂、虫粪等高附加值产物,推进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据悉,此次主题活动共设置了包括“科教资源做加法”展区在内的五大主题展区。“精神引领促发展”展区由近平书记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展板,以及院士风采展组成;在“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公众既能了解“人造小太阳”的前世今生,也能领略量子纠缠的神奇和精妙;“趣玩科学游园会”展区由智能无人飞行器、无人机表演、科技航模等3个展项组成;“科学技术惠民生”展区由气象科普、企业智能制造科普、AR体验等8个展项组成。

小学生变身“科普小达人”

“我们这幅作品的名称是《大地拾遗》,用了很多环保材料,比如废旧布料、塑料袋、棉花、锡箔纸,还有矿泉水瓶。这是磁悬浮——完全漂浮的,没有任何东西支撑。这是自动机械开花。这是3D打印笔……”作品完成者之一、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校四年级学生朱梓晨认真地向观众讲解。色彩斑斓的展品吸引了很多小朋友驻足观看。

“通过这幅作品,我们想要表达的是人类应该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朱梓晨说,“完成这个作品,我收获非常大。我了解了一些科学知识,也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今天我们的作品在安徽省科技馆展示,同时也看到了不同展区各种各样的内容和精彩的表演,我感到非常高兴。”

《大地拾遗》作品指导老师介绍:“这些都是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完成的,对他们来说非常有成就感。作品之前已经在校内科技节、区里进行了展示,受到了一致好评。这次能够在安徽省科技馆展示,并被安徽省科技馆永久收藏保留,学生们非常激动,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强烈兴趣。”

此外,此次主场活动还设置了舞台表演区,知识竞答、科学表演秀、科普话剧等渐次上演,让科学知识以很酷的方式走心入脑。

“小朋友们,我们把玫瑰花放进液氮桶里,它会变成什么样?”在舞台表演区,科普工作者把“速冻”后的玫瑰分发给台下的小朋友,让他们捏住花瓣,感受玫瑰花发生的变化。小朋友们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太神奇了。”

“谁能告诉我,玫瑰花为什么会碎成片呢?”科技辅导员提问后,现场小朋友争相抢答,“因为玫瑰花含有水分,而水在零度以下会结冰,变成薄薄的冰块,稍微一用力,玫瑰花就碎了。”

除了“速冻”玫瑰外,科技辅导员还做了茶水变色还原、大象牙膏、火云掌、书本拔河、会魔法的气球等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实验。

安徽省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用多元化的实验内容、以动手实践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目前,全国科普日活动正在安徽各地火热开展,通过一系列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的活动,助力公民提高科学素养。合肥市将举办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活动,激励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科技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滁州市科技馆举办了“皮影也科技—非遗科技文化展”,通过互动体验的形式展示皮影与光学、材料学、力学和心理学以及皮影传承等内容,讲好中国科技文化故事,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新风采。芜湖市以线下参与、网络直播、电视录播3种方式,充分展示芜湖市科技创新、全域科普实践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为人民群众带来一场全新的科普体验。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科普日期间,安徽省预计将开展约3万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全社会营造科学普及的浓厚氛围,提升公众的科普获得感,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中国科协网 供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