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10/14 12:37:06
选择字号:
北航计算机专业首位女博士获立德树人奖

 

她,是北航计算机专业首位女博士

留校后担任北航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本科教学副院长近20年

是计算机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软件系统能力培养的发起人

她,曾三度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两次领衔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代表北航牵头“101”计划编译课程建设

担任国家级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

她创立的“走进软件”课程

在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

设计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她,就是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奖者

2024年北航立德树人卓越奖获得者

北航计算机学院

张莉老师

图片

今天带大家

一起走近张莉老师——

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伴一程

——记2024年北航立德树人卓越奖获得者张莉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上有很多的诱惑,留学校其实是蛮清贫的一件事,但是当时北航特别缺人,我就听从组织安排留下来了。回想起来我觉得还真没后悔过,非常庆幸当时选择了留校任教,能有机会在北航向很多优秀的前辈和同事学习,同时跟很多可爱的学生们在一起,越做这个工作也越有兴趣;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张莉带着笑意向记者讲述了自己1996年留校任教的经历。早在选择留校之前,学校工作就与张莉日夜相伴,她在读博期间担任了博士生辅导员、首批研究生指导主任等工作,毕业时因表现出色被学院邀请留下任教。

虽然也有“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想法,但对老师这一光荣职业的向往让张莉最终还是选择了留校任教。几十年来,她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视为己任,在教学与科研的道路上以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挑战自我,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达到极致,她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学生们打造了一门又一门精品课程,不仅传授知识,更身体力行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图片

精益求精·打造“一堂好课”

在张莉看来,“一堂好课”应该有三个要素:“一是设计理念要保证先进,讲的内容要符合学校定位,课程内容要适合自己的学生;二是要做一个有互动的课堂,如果你发现学生没反应的时候,你就得想着调整,或者得去吸引他们来关注你在讲啥;三是打造启发学生思维的一个课堂,所以我们的课堂我不能只告诉他是什么,我一定要问他为什么。”这些也成为了张莉教学生涯的标准和原则,她说,自己是“在实践和学习中慢慢悟出来的”。

自1997年开始讲授第一门本科生课程“编译技术”起,张莉便全身心研究如何通过讲好一堂课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建立科研兴趣。于是,她认真研读老教授的讲稿,精心撰写自己的教案,并尝试使用PPT开展更加生动的教学,成为了学校第一批使用PPT上课的教师。她积极申请教改项目,代领课程团队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不断创新课程设计,增加挑战性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

在张莉的带领下,编译技术课程于2008年被评为微软教育部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22年又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图片

为了更好地推动行业内编译技术的发展,张莉在2009年发起和组织了“第一届全国编译课程研讨会”。这一举措并不容易,因为在那个全球化盛行的年代,曾有“我们不需要做自己的东西,我们就用好国外的就行了”的思潮,部分学校甚至放弃开设编译课程,张莉则非常有远见地看到了其中的危机:必须得做自己的,要不然就会被别人卡脖子!“我觉得编译特别重要,因为编译就是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转化为机器可以执行的形式,是编程语言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如果连编程语言怎么实现都搞不懂,你编写出来的程序可靠安全吗?所以我们就发起了全国的编译课程研讨会。”

15年来,她不仅满足于国内的交流,还积极拓展国际视野,2013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访问期间,与编译主讲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邀请其来北航进行课程建设交流,为学生做讲座。这些国内外的课程经验交流进一步丰富了北航编译课程的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在课程团队的努力下,编译课程教学成果斐然,北航学子也在全国大学生编译系统设计大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2023年,张莉担任教育部卓越拔尖人才101计划中编译课程建设团队的负责人。她带领国内参加拔尖计划高校编译课老师调研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编译课程,与时俱进,建设具有中国新时代特色的编译课程,彰显了北航编译课在国内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助力北航编译课程的持续建设,服务于北航师生。

图片

领航改革·创建前沿教学体系

作为教学副院长,张莉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致力于为他们提供最前沿的教学体系。

在2002年担任计算机学院教学副院长之后,她深入调研了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培养方案,组织学院任课老师完成了近万字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调研报告。她不仅完成了北航研究型大学计算机核心能力培养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制定,还积极拜访学院领域方向的责任教授,诚挚邀请他们主讲本科必修课程,并组建课程团队。在她的努力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年前率先在计算机学院实现了全体正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目标,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软件学院担任教学副院长期间,张莉还积极探索软件工程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差异化人才培养,组织学院老师开展教学研究,提出了软件工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模型,并探索了本科生软件系统能力和工程素养培养模式,为软件工程专业成为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张莉还每年组织毕业班学生座谈会,认真听取学生对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培养管理的建议,并根据反馈持续改进。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培养方案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也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片

此外,张莉还格外关注研究生教育。她率先在北航开设了软件体系结构课程,并将其从研究生选修课发展为研究生的学位课,选课人数也大幅增长。她根据研究生学习的特点,增大了课程研讨、查阅资料、案例分析的分量,提出了“顶天立地”的教学模式,即每年带领学生查阅和分享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一个30-50万行的主流开源代码,将所学的知识落实到具体的系统,让学生体会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这门课程被评为研究生精品课程,其教学模式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张莉参与撰写了教育部软件工程学科研究生学位“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指南,如今负责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核心课程“大型软件体系结构”建设。

在北航大类招生改革之际,张莉又主动担当起软件工程导论课的建设工作。她结合自己多年软件工程领域研究工作的经验以及企业需求,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求,精心设计、组建课程团队,将导论课命名为“走进软件”,寓意带领学生走进软件的世界,体验软件工程专业的魅力。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这门课程形成了“个性化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综合素养培养模式”,让学生从技术、工程素养多维度理解软件工程,体验软件开发的乐趣和魅力,同时培养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课程设计在2023年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和设计之星奖。

张莉常说:“在其位要谋其政,要对得起这个岗位。”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她对教育工作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担任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教学副院长期间,潜心研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计算机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软件系统能力培养的发起人,曾3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次牵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图片

言传身教·科研精神代代相传

张莉深知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因此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研究的敬畏之心和热爱之情,她在科研工作中展现出严谨的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在“身教胜于言传”中传递给一届届北航学子。

张莉对学生要求严格,对自己更是苛刻。她的博士生说:“张老师几乎全年无休地勤勉工作,对项目论文的精细打磨,以及她对自己比对学生还要严格的要求,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她常提醒学生:“要么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在科研的道路上,她指导学生要立足实际,开阔视野,勇往直前。

图片

在学生眼中,张莉老师总是面带微笑,轻声细语,但一涉及科研与论文,她的标准则变得极为严格,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和分析,确保研究结论以及论文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尽管标准严格,张莉对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却展现出极大的宽容与鼓励。她深知,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重要的是他们持续向前的决心,“我们的学生好棒!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给我无限的惊喜。”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当学生遭遇困境,张莉总是及时伸出援手。学生感慨道:“张老师总是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在我最艰难的时刻,是她给了我最大的支持。”

图片

教学上精益求精

科研中积极求索

课堂外人文关怀

张莉老师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诠释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名

践行了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

图片


(原标题:北航计算机专业首位女博士,她获立德树人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