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我国所有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中,风暴潮灾害损失所占比重历年在90%以上,因此,对其准确预报在海洋防灾减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日前,针对风暴潮预警预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主建成了精细化的风暴潮-近岸浪-天文潮耦合漫堤预报决策支持系统,并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和可视化展示。
据介绍,目前,该系统在对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和11号台风“海葵”的漫堤预报中表现较好,准确预报出了福建海域的漫堤危险等级信息,并推送给相关预报部门,为防灾减灾提供了科技支撑。
2023年11号台风“海葵”的漫堤预报预警效果展示 海洋研究所供图
据了解,当前,沿海重要区域大都建有堤坝,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漫堤现象时有出现,造成严重海洋灾害。而漫堤的原因主要是由高水位和近海大浪共同作用,因此,漫堤预报要同时考虑水位和海浪的作用,需要采用风暴潮-海浪耦合模式。
该系统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冯兴如等人开发完成,海洋大数据中心负责可视化模块的研发支撑。据悉,该系统物理机制完善,综合考虑了风暴潮、潮汐和海浪的耦合作用,同时系统交互简易,实时展示台风运移的路径、强度、气压等信息,可围绕当前台风未来24-72小时的堤坝预警情况自动生成辅助分析报告,提供不同区域、不同时刻的漫堤预警信息,并可准实时查看各堤坝的风暴潮增水和海浪高度情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