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发布时间:2023/9/1 15:42:47
选择字号:
吉林科技厅发布吉林研究院咨询研究项目招标指南

 

关于发布2024年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咨询研究项目招标指南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利用中国工程院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科技力量。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经过项目需求征集、专家论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标2024年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咨询研究项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标项目

(一)重大咨询研究项目(3个)

1.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年的成效评估、问题挑战及一体化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综合考虑国内外新形势新趋势和国家对东北振兴突破的新要求新定位,聚焦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从东北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统筹组织东北地区与国家层面联合开展重大课题攻关和重大问题研究。深入分析在推动东北振兴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挑战,针对黑土地保护开发、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黑土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针对实现生态优势转化、建立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针对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破解电价过高困局、打造国家算力枢纽;针对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探索东北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在维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国防安全等方面系统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问题与破解策略研究

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目标,聚焦打造千亿级人参产业发展战略,系统梳理评估人参进入食品等现有政策,剖析人参种植、加工、产品开发全产业链技术瓶颈,谋划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方向、重点和解决路径,提出政策建议。针对林下山参规模大、出口窄的实际,开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及林下山参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提出发展路线图;针对品牌提升质量、开拓市场、提升效益、促进产业升级等问题,开展人参地方公共品牌研究,努力实现吉林从人参“产量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

3.教育科技人才集成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相关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视域下,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布局下的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研究教育科技人才集成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有效策略;面向教育强国建设战略,探索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思路,研究高等教育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服务世界主要科学中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实践进路;面向教育强国建设对东北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探索打造特色高水平大学(学科)体系、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高水平师资建设体系和引领性科研创新体系,研究东北区域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衔接机制的优化策略,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区域示范。

(二)重点咨询研究项目(8个)

1.吉林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对策研究

为贯彻《关于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决定》精神,加快推动吉林振兴发展,对吉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深入分析梳理,精准研究吉林省产业的特色优势和短板弱项,明确未来发展策略、突破方向和支撑措施,在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明确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吉林省产业发展定位、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机遇中吉林省产业发展率先实现新突破的思路方向和实施路径。

2.吉林省碳纤维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碳纤维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是推动吉林省汽车、高铁与石油化工产业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基于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三链”视角,构建碳纤维产业集群研究逻辑框架。通过聚焦新能源汽车、风光发电、航空航天、压力容器、氢能利用等重点领域,重点研究吉林省碳纤维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现状,建设以吉林化纤等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为引领的碳纤维产业集群,提出强链、补链、延链的碳纤维产业集群发展策略,促进吉林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3.以卫星激光通信为牵引加快促进吉林省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坚持以卫星激光通信产业为牵引,推动激光产业加快发展是落实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具体举措,也是谋划推动工业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从关键技术、国际国内市场规模、政策供给等维度,全面分析激光通信、激光器件及设备等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总结先行省份产业布局及发展经验,深入研究分析激光产业链重点环节,列明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清单及发展重点;结合吉林省产业发展基础情况,研判分析吉林省发展激光产业的优劣势及面临的机遇挑战,明确激光产业发展重点,提出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紧密结合资源、技术、市场等因素,编制吉林省激光产业招商地图。

4.吉林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卫星技术在通信广播、气象观测、位置服务、国土测绘、智慧城市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对于带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吉林省卫星应用领域面临统筹全省卫星数据资源,构建吉林省卫星应用运营服务体系等重要问题。充分发挥吉林省卫星产业基础强和市场空间大的优势,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吉林省卫星应用产业未来发展战略,对于培育卫星应用产业生态,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发展新动能、锻造新优势,取得吉林全面振兴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从吉林省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现状、卫星应用产业市场空间及潜力、未来卫星应用场景构建、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5.吉林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与精准实施路径研究

全力发展水稻产业,对保障吉林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千亿斤粮食工程,提升吉林大米品牌影响力,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至关重要。针对吉林省中东西不同水稻产区特点,确立高产、优质发展目标,围绕土壤改良与地力保育、水资源高效利用、抗逆高产优质栽培、重大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智能型全程机械化等影响水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提出水稻产业发展差异化、精准化策略与路径;从“创新驱动——集聚化驱动——服务化驱动——政策驱动——品牌驱动”角度提出推动吉林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6.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标准国际化战略研究

吉林省以民用卫星产业和碳纤维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结合国际通用标准和我国相关政策规范,剖析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明晰其国际技术标准参与中的协作机制和突出问题,提出技术标准国际化的目标、战略定位以及重点任务。从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融合机制、打造良性生态、激发主体活力等方面,提出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标准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7.吉林省农业强省建设战略选择与实施路径研究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重要指示精神。摸清吉林省建设农业强省的基础、优势与挑战,综合吉林省的战略定位、发展优势和刚性任务,探索吉林省建设农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围绕供给保障能力强、科技装备能力强、经营体系能力强、农业发展韧性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强和农村发展活力强,研究吉林省建设农业强省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与实施路径,提出加快农业强省建设的政策措施建议。

8.吉林省光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长春光谷”的高位谋划与实施将为吉林省光电产业抢占“智”高点、布局“新赛道”、塑造“新优势”提供强劲动力。梳理长春市光电产业发展历史,剖析发展过程优势基础与存在问题,并以激光、光学成像、智能制造、半导体等光电信息产业领域龙头企业为案例,分析吉林省光电产业与长春光谷建设的基础条件,在充分借鉴武汉光谷光电产业基地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长春光谷建设思路、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工程、重大举措及对策建议。

(三)一般咨询研究项目(25个)

1.提升吉林省市场主体创新动能的对策研究

培育提升市场主体创新动能对于推动吉林省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充分认识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中市场主体创新动能的重要性,从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区域创新能力、创新资源与创新动力耦合、创新资源与创新动力配置特征等方面入手,剖析吉林省市场主体创新动能现状与制约因素。明确提升吉林省市场主体创新动能的总体思路,针对提升吉林省市场主体创新动能提出对策建议,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体新活力,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吉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2.吉林省汽车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汽车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路径。要以科技视域下的汽车文化建设、文化视域下的汽车科技建设及汽车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为研究起点,构建科技与文化“赋能、赋智、赋值、赋效”汽车产业路线图,绘制科技创新链、文化创意链与汽车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生态图谱,提出创建具有吉林特色、吉林气派的汽车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为长春国家级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一汽解放“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吉林省建设中国一汽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提供有效对策服务支撑。

3.吉林省创新型省份法治体系建设策略研究

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第一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不仅拥有大量高新技术企业,还持有众多标志性科技成果。探索法律预测、法律维护、法律保障深度融入吉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作用机制,在吉林省全方位创新能力提升、科技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面提出路径举措,为吉林省纵深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梳理吉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政策经验,明确重点特色产业的创新优势及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通过跨部门联合协作的模式,为吉林省创新型省份提供细化、专业的法规战略建构;结合各创新产业内不同创新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及科技创新能力,建构分门别类、与创新能力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在保障技术创新成果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促进域内域外创新成果共享发展,为有效促进吉林省创新产业高效率转化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4.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吉林省医疗系统应急响应策略研究

近年来,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核辐射、化学武器泄露乃至战争等重大突发事件呈现出频次高、规模大、影响广泛、损失严重等特点,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有效处置各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各级政府所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社会稳定和持续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摸清吉林省医疗系统建设的基本底数,评估其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能力,分析应急响应中存在的困难与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人才队伍建设、应急物资整合、监测防控救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提升吉林省政府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5.哈长沈大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路径研究

建设哈长沈大科技创新走廊是加快建设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增强重点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承载能力的重大举措。在东北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建设科技创新走廊的构成要素,对建设哈长沈大科技创新走廊面临的挑战进行全面分析,从科学选择城市创新模式、构建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加快培育创新领军人才、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构建区域创新协调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设哈长沈大科技创新走廊的主要路径。

6.吉林省能源电子产业发展路径战略研究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光伏发电、电池储能、终端应用融合创新等能源电子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成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双碳目标下现代产业体系节能化、电气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此背景下,研究吉林省“光储端信”产业生态背景,明确吉林省能源电子产业发展思路,谋划和布局吉林省能源电子产业发展路径,科学提出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策略,有序推动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7.吉林省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研究

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推进,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已成为行业共识。吉林省传统汽车制造业底蕴深厚,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分析研判吉林省“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发展基础、发展趋势及面临挑战,明确“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战略目标、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方面开展研究,为吉林省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提供智力支持,助力吉林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8.科技创新支撑吉林“美丽乡村”建设策略研究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千万工程”建设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吉林美丽乡村总体部署,以科技创新赋能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吉林乡村全面振兴。针对提高乡村建设数字化水平,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高水平建设、农民高品质生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科技赋能农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等对策建议。

9.腔镜微创外科高质量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创新驱动、重点突破,深入分析吉林省微创外科发展的难点,提出构建微创外科标准化管理的战略思路,打造微创外科规范化管理新模式。针对培养腔镜微创外科及光电医疗器械研发人才队伍,突破“卡脖子”技术,完善腔镜国产化微创医疗产业链,医工结合打造微创外科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0.吉林省发展无人机物流产业的可行性研究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物流产业日益得到广泛关注。作为国家首批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吉林省工业产业链完备,无人机企业数量已在东北领先,发展无人机相关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调研和梳理吉林省无人机物流场景与技术、航空产业现有配套设施与技术支撑、互联互通大数据平台系统建设情况、资金与政策保障情况等,助力吉林省无人机物流产业加快发展。

11.吉林省绿色清洁能源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吉林省是我国绿色能源基地,风、光、水、地热等绿色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但总体利用效率不高,“重建设、轻利用”的情况较为突出,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绿色电能消纳和送出仍是难题,致使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未能充分挖掘。系统梳理制约吉林省绿色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结构中的关键环节,分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四多”绿色能源高效开发利用面临的难题,提出适应于吉林省绿色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的多能协调互补模式,构建以绿色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体系,形成推动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路径建议。

12.吉林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研究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与机器人技术加速融合背景下,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为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培育产业“新动能”,吉林省要进行机器人产业生态布局和孵化。梳理国内外机器人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明确吉林省机器人产业现状与主要差距,分析吉林省机器人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重点任务和具体发展路径,为吉林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13.吉林省深入开展东北亚科教交流与合作的策略研究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吉林省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创新型省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目标,深入研究吉林省参与和推动东北亚人才交流合作、科技交流合作、教育交流合作的推进路径,提供相关政策措施,为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14.创新事联管理和事联网关键技术,突破农业信息化数据开发运用路径研究

我国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储运产生的海量物联网大数据质量不高、孤岛现象、标准不一、标准不执行,导致只有不足10%的数据得到利用,亟待发展数据治理技术。通过定义信息化条件下事件和事件链的概念,揭示农业事件链的互联机制,提出事联管理信息化的步骤;研究事联网的层次架构以及适配的数据仓库技术,事联网与物联网、大数据;处理的衔接方法,事联网信息系统建构技术规范;针对吉林省粮油、畜禽、果蔬、菌类等农产品,在研究事联管理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升级和扩建已有信息化系统,突破相关技术和系统瓶颈,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5.中深层地热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

地热能源作为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调整中将发挥非常重要作用。为了实现中深层地热高质量发展,需全面摸清中深层地热地质条件,系统开展中深层地热资源潜力评估,厘清中深层主力地热资源量的分布范围和资源量大小;深入研判地热资源市场潜力,精准提出深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制定全面立体化中深层地热资源产业结构规划,形成相关的评估方法体系和评估数据,为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的开发提供重要资源量数据和经济参考指标。

16.在盐碱区域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小冰麦”助力乡村振兴

开发利用盐碱地是吉林省助力国家实现“新增千亿斤”粮食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培育具有更高耐盐碱性的“小冰麦”新品种并研发适合吉林省西部盐碱化耕地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产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助推吉林省广阔的盐碱化土地的深度开发和利用;研究并制定安全、优质“小冰麦”特色农业品牌发展规划、方案、营销策略,助力乡村振兴。

17.“双碳”目标下吉林省农业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及污染防治策略研究

农业废弃物是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其资源化利用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节约生物质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要系统分析吉林省农业废弃物高效回收处理的制约因素,打通吉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堵点,充分借鉴近年国内外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构建农业废弃物肥料化改善黑土地的种养结合模式,提出吉林省的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的监测指标体系和高效资源化利用的有效路径。

18.吉林省粮食安全生产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与智慧气候保障对策体系研究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吉林省农业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农业生产波动、粮食供给不稳定和粮食安全风险增大等问题,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风险演变特征;研发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和预估技术,编制精细化大比例尺气候和灾害风险区划图谱;研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作物趋利避害种植优化布局方案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灾害风险适应灾后重建对策体系;提出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的气候保障方法体系,并形成相关的政策建议。

19.吉林省新能源汽车电驱与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研究

随着多年的发展,吉林省在汽车制造领域中具有雄厚技术优势,有能力率先实现电驱与动力电池产业单点突破向系统化、产业链化的协同创新和发展转变。开展吉林省新能源汽车电驱与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研究,梳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电驱与动力电池产业现状与趋势,分析吉林省新能源汽车电驱与动力电池产业的实践应用基础和短板弱势,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经验,创新性地提出符合吉林省新能源汽车电驱与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规划、重点领域、重大任务和战略规划。

20.吉林省蓝莓等小浆果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针对目前蓝莓等小浆果品种和种植技术等,梳理全球蓝莓科技与产业发展态势;摸清现阶段吉林省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关注基于庭院蓝莓、基质蓝莓、露地蓝莓等小浆果技术研发应用现状与政策走势,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品种创新、土特产产业发展、全产业链技术支撑、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开展蓝莓等小浆果产业技术体系与应用场景研究,提出亟需攻坚的“卡脖子”关键技术清单;瞄准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提出推动蓝莓等小浆果产业产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科技立项、重大工程、实施路径与战略措施建议。

21.吉林省预制菜产业培育发展策略研究

预制菜产业是新发展阶段催生的新业态,对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培育壮大预制菜产业经营主体、提升预制菜原料供应能力、推动预制菜园区化发展、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打造预制菜知名品牌、推动预制菜行业标准化发展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围绕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标识信息标注不全、物流配送不规范、冷链成本较高等问题剖析面临挑战和存在问题,借鉴外省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吉林省“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提出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22.面向新型边坡风险的监测、预警、防护战略与对策研究

为有效应对强降雨间接增加的边坡、人工斜坡等水工结构坍塌的风险,围绕边坡安全与灾害防治的重大需求,针对边坡安全风险预警与灾害防控等安全保障问题,结合新的检测机制与方式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围绕边坡灾变机理、防控技术、智能化监测与预警等方面提出有效的预防与检测方法,为边坡安全风险预警、灾害防控与应急抢险提供政策建议与技术支撑。

23.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县域经济社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关联,是促进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确保社会环境稳定和谐的前提条件。当前,吉林省县域之间经济同质化现象明显,区域主导产业重叠度高,特色产业不突出,空间布局不均衡。围绕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等重大问题,针对不分地域、不同类型的县域,加强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明确每类县(市)的发展重点和方向,精准谋划发展思路。促进各县(市)之间差异化协同发展布局,形成市县两级多点支撑、梯次跟进的发展格局。

24.吉林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抢先布局未来经济新赛道的策略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未来产业明确了定位和方向。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的发展要求,紧扣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六新产业”发展、“四新设施”建设,深入探索未来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结合吉林省技术环境与支柱产业,系统分析前沿产业发展的新潜力,重点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先进材料、氢能与新型储能、卫星及应用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为吉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供借鉴,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建设注入新动能。

25.向北开放视域下吉林省与东北亚国家能源产业合作路径研究

东北亚的资源分布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具备能源互补型合作的条件。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吉林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吉林省开放发展大会精神,着力打造好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从构建能源产业国际合作的理论框架切入,阐释其独有的能源产业合作特点,分析当前东北亚区域能源产业合作的瓶颈与症结,提出吉林省与东北亚国家开展区域能源合作的可行路径,构建吉林省与东北亚国家能源产业合作机制,进而实现区域能源安全目标。

二、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申请人及子课题负责人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且具有(但不限于)下列条件的,可作为项目依托单位:(1)独立法人资格;(2)从事咨询研究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开展研究所需的条件;(3)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和制度;(4)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5)专门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机构和制度。

(二)申请人。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和重点咨询研究项目申请人应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般咨询研究项目申请人原则上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主,可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委托该领域具备丰富科研实践和战略咨询经验的正高级知名专家负责。申请人须是项目的实际负责人,项目依托单位应为申请人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同一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且同期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课题负责人承担的在研咨询研究项目不得超过2项。有逾期未结项的项目单位及负责人不能申请新项目。

(三)课题负责人及依托单位。项目可根据研究需要下设若干课题,重大咨询研究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重点咨询研究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4个,一般咨询研究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3个。下设课题的项目须明确课题负责人,且课题依托单位应为该负责人人事关系所在单位。重大咨询研究项目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确因工作需要,非院士专家作为课题负责人的,需指派一名该领域内具有正高级职称且具有丰富科研实践和战略咨询经验的知名专家负责,并填写《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下设课题聘请非院士专家作为负责人申请表》(详见附件2),报吉林研究院审批;重点和一般项目子课题负责人需具有高级职称。

(四)成果要求。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形成包括但不限于1份上报党中央、国务院的研究报告或院士建议等,举办协同攻关、院士吉林行、院士恳谈会等活动1次;重点咨询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能够形成可上报省委省政府的战略与对策建议咨询报告;一般咨询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能够形成可支撑行业管理部门或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战略与对策建议咨询报告。

(五)其他。参照《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管理办法》《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管理规定。

三、执行周期

1年(2024年1月-2024年12月)

四、资助金额

重大咨询研究项目160万元左右/项,重点咨询研究项目50万元左右/项,一般咨询研究项目25万元左右/项。  

五、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需填写项目申请书(详见附件),签字盖章后扫描成PDF格式,发送至电子邮箱(CAEJLYJY@126.com),邮件标题统一标注为“2024年项目+申报单位+题目”,纸件1份,邮寄到吉林研究院。

(二)根据中国工程院工作安排,申报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17日24时00分,电子版以邮箱收件时间为准,纸件以邮戳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三)联合申报项目的,需提交各方确认的合作协议(包括方式、任务分解、双方责任、研究成果权益归属及划分等)。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

联系人:于 寒 0431-84533267

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

联系人:刘嵩扬 0431-88975471

邮寄地址及收件人: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收件人:窦墁,电话:13180633005,邮编130118。

 

附件1: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申请书

附件2: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下设课题聘请非院士专家作为负责人申请表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9月1日

附件1: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申请书.docx

院士专家作为负责人申请表.doc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