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佳雯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3/6/21 13:50:15
选择字号:
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最好的人生,是找到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坚守一生

“最好的人生,莫过于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坚守一生。”6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举行,上海交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作了题为《在坚守和突破中前行》的讲话,深情寄语毕业生。

丁奎岭首先祝贺了同学们顺利毕业,并带着大家回顾了这四年寒暑。学习、生活以外,他谈到,那些师生医务员工甘苦与共、心手相连的感人瞬间,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医疗队挺身而出、火线驰援的大爱仁心,以及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心系交大、共克时艰的温情付出,也将成为同学们难忘的人生记忆和宝贵的成长历练。

丁奎岭谈到,刚刚过去的这四年,也正是国家实力快速提升、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风华正茂的同学们,拥有无比宽广的人生舞台,也必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各种各样的困难压力。迎接挑战、应对变化,既要有处变不惊的战略定力,坚守初心使命、保持人生底色;也要有主动求变的创新活力,突破藩篱束缚、创造无限可能。

由此,他围绕坚守与突破的主题,和毕业生们分享了一些想法。他谈到,坚守,意味着一种选择,一种信仰,一种对使命追求的无悔执着。希望同学们坚守心中的热爱、坚守交大人的精神底色。

“同时,还要尝试突破,才能收获人生的别样精彩。突破,代表着一种勇气,一种力量,一种对未至之境的主动探索。”丁奎岭希望同学们尝试突破学科的界限、突破小我的束缚。

“唯有坚守,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唯有突破,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丁奎岭说。

【丁奎岭在上海交大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见证你们人生的重要时刻。首先,我代表学校祝贺大家顺利毕业,向辛勤付出的老师和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四年前的金秋,我和大家一起,在这里共同参加开学典礼,聆听林忠钦校长深情寄语新交大人学会“归零”、矢志创新。四年寒暑,韶华不负。在师长的教诲和父母的嘱咐中,你们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懂得感恩、学会独立;在高数、大物等“霸王课”的考验中,你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建立起对专业的热爱;你们积极参与PRP、大创等项目,近距离接触科研,在一次次的尝试和探索中,逐步明晰前行的方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你们不惧挑战、主动担当,在守护共同家园的同时,保持勤勉、不断进步。那些师生医务员工甘苦与共、心手相连的感人瞬间,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医疗队挺身而出、火线驰援的大爱仁心,以及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心系交大、共克时艰的温情付出,成为你们难忘的人生记忆和宝贵的成长历练。捭阖塘中清荷盛,仰思坪上芳草深。你们的青春足迹、理想追求,皆镌刻在这里的一草一木之上。

刚刚过去的这四年,也正是国家实力快速提升、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让我们心潮澎湃,坚定奋进志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ChatGPT等人工智能新技术迅猛崛起,亦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瞬息万变、机遇挑战并存。风华正茂的你们,拥有无比宽广的人生舞台,也必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各种各样的困难压力。迎接挑战、应对变化,既要有处变不惊的战略定力,坚守初心使命、保持人生底色;也要有主动求变的创新活力,突破藩篱束缚、创造无限可能。因此,在你们即将开启人生崭新篇章之际,围绕坚守与突破的主题,我和杨振斌书记一起,想和大家分享几点想法。

坚守,意味着一种选择,一种信仰,一种对使命追求的无悔执着。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群年轻的交大人,他们“择一事终一生”,怀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以所学报国的赤诚情怀,以青春之火助力“中国星”遨游太空。在写给母校的家书中,他们汇报了在大漠的坚守与奋斗、成长与收获,令人感动不已。“一颗赤心贯苍穹,台前幕后交大人”,一代代交大人接续奋斗,将个人的点滴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坚守”二字磅礴而恒久的力量。

同学们,今天你们将再次启程,希望你们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都能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要坚守心中的热爱。唯有热爱才能无悔于自己的选择、忠诚于人生的信仰;热爱也是使一个人能够坚定从容、无畏风雨的强大精神力量。环境学院孔海南教授投身洱海研究与治理三十载,守得水清月明、迎来海菜花开,他用“洱海情结”四字诉说了自己的倾心与热爱。最好的人生,莫过于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坚守一生。希望你们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永远不要放弃心中的热爱,以热爱激发灵感、点亮梦想,在对人生、事业和家庭的热爱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要坚守交大人的精神底色。交大赋予你们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交大人传承不息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这也必将是融入你们血脉、永远挥之不去的人生底色和集体气质。在学校的这几年,你们与一个又一个交大前辈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耳濡目染了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笃实奋进、建功立业的动人故事。无论是钱学森学长“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的拳拳心声,还是黄旭华学长“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的铮铮誓言,都让你们深切体会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的厚重意蕴,以及“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交大精神的深刻内涵。在新时期,“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走出交大,就要勇担使命”又成为交大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希望你们在坚守中传承和发扬交大人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格,坚守赤诚奉献、实干兴邦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敢为人先、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在大变革的时代把握好人生前行的方向,让青春在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

同学们,懂得坚守,才能行稳致远。同时,还要尝试突破,才能收获人生的别样精彩。突破,代表着一种勇气,一种力量,一种对未至之境的主动探索。交大校园里活跃着一批科学家,他们勇于打破学科的边界和思维的局限,不断尝试、持续探索新的可能。他们中有人围绕能源发展的重大命题,研制高性能电卡制冷材料,突破该领域存在近百年的工程化瓶颈,有望成为未来“薄膜空调”的关键技术;有人聚焦合成生物学的前沿发展,通过细胞代谢网络的设计和重塑,开发“细胞工厂”,从而实现生物基产品的绿色制造;有人致力于打破药物研发技术壁垒,拓宽超分子组装技术应用,实现了主动靶向纳米药物递送,推动肿瘤的精准治疗……他们在各自深耕的领域拓宽思路、交叉融合、积极尝试,为制约科技发展或社会民生的难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让我们感受到与“突破”相伴相生的神奇力量。

征途漫漫,上下求索,坐井只能观天,破茧方能成蝶。要突破学科的界限。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你们初步建立了所在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也有了自己的“专业标签”。但长远的求知为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学科,而应兼顾知识的精深和广博。李政道先生曾说,“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能比较灵活”,提醒我们在知识探究和科研探索中应跨越领域、拓展视野。行业实践亦是如此,不为学科专业设壁垒、不对自身能力设限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交叉融合的思维勇于探索尝试,方能创造更多可能。我校船建学院校友、宁德时代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毕业20年后重回交大读博,突破原有专业领域和知识结构,在动力电池技术和应用的新领域中创新探索,为产业发展打开了广袤空间。同学们,未来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知识的深度,更在于不断学习新事物、灵活应用新知识。希望你们勇于突破学科的边界,在“深挖”和“交叉”的融通并进中探索未至之境,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要突破小我的束缚。人生之路如同登山,如果只顾及到眼前方寸之地,就容易被脚下的泥泞或路边的草木所牵绊;而如果抬头将巍峨群山、苍茫天地尽收眼底,则更能激发前行的信心与斗志。你们在攀登的征程中也将会面临人生的诸多选择,要打开格局,做一个包容豁达的人,把眼前的得失和当下的问题放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来审视,在为人处世中保持心胸开阔,善于团结协作。要胸怀天下,做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将个人人生融入祖国建设发展的洪流,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杨嘉墀等一大批老学长毅然放弃国外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辗转回到祖国倾尽所学、贡献力量;改革开放之后,一批批交大人敢为人先、紧抓机遇,全心投身现代化建设,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攻克、绞吸式挖泥船设计制造、高性能镁合金研发制备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新世纪以来,交大学子主动回应时代需要,敢于参与全球竞争,服务人类进步事业,在各行各业脱颖而出。同学们生逢盛世、壮志在胸,希望你们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不为浮躁所动、不为诱惑所扰,将个人追求超越于求田问舍、小富即安之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同学们,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坚守和突破相辅相成,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坚守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对于心中热爱与精神品格的执着践行;突破不是改辙易途,而是在交叉融合与心怀“大我”中创造更多可能。唯有坚守,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唯有突破,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大家既要以坚守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又要以突破创新发展、扬帆远航。

骊歌声渐起,依依思源情。同学们,四年前,你们收拾行装从祖国各地来到东海之滨求学,我初来交大,和你们一起参与并见证学校的快速发展;四年后,你们收获满满即将毕业,我和老师们都满怀不舍和祝福,送别你们踏上新征程。任岁月更迭变迁,“交大人”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和精神家园,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祝愿大家前程似锦、宏图大展,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