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查漏补缺”、“二阳”、“二次感染”、“第二波疫情”等词条的使用频率逐渐攀升,“你阳了吗”再度成为人们广泛讨论的话题。相较于半年前,人们对待新冠感染的态度变得更为从容。但是,对于新冠病毒的重复感染,你有多少了解呢?如何以科学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二阳”“三阳”,甚至“N阳”?如果重复感染不可避免,我们有哪些应对措施?
首阳症状重,二阳、三阳、四阳症状轻?
根据美国国家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中心的一篇题为《What is COVID-19 Reinfection?》的文章指出,新冠病毒的重复感染是指曾经被感染、康复后再次被感染的情况。人体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建立一定的免疫屏障,这种屏障可以在感染后的几个月内保护身体免受再次感染。尽管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保护效果会减弱,但即使再次感染,身体的免疫反应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缓冲作用。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重复感染引起的症状较初次感染更为温和。然而,重复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初次感染差别并没有固定的规律,它可能因个体差异、病毒变异、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此外,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的人群而言,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因为免疫反应受限,他们将面临更高的重复感染风险,并且重复感染的间隔时间可能相应缩短。因此,对于这些人群,预防感染和避免多次重复感染仍然非常重要。
过去的新冠病毒感染对再感染的保护作用
2023年2月,《柳叶刀》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19个不同国家的65项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相比,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在感染风险和重症风险方面呈现降低的趋势。
然而,该研究也指出,若既往感染的是奥密克戎之前的毒株,其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感染的保护作用较弱;当既往感染的是奥密克戎毒株时,其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感染的保护作用则维持在较高水平。
因此,对于目前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尽管其容易发生免疫逃逸且传播力强,但如果体内存在能够覆盖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抗体,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奥密克戎XBB变异株感染的风险。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研究员曹云龙指出:“如果出现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新毒株,特异性地使之前产生的抗体失效,就可能更早地发生再感染。”
重复多次感染可能会给身体留下哪些危害?
尽管二次感染的人群整体上表现出比第一次感染更轻的症状,但关于重复多次感染是否会引发后遗症,以及是否存在“长新冠”的争议仍然存在。
2023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曾在会议上表示:“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支持的,因此在诊断时应该进行相应的诊断,必要时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他还强调指出,“长新冠”是一个事实,我们不应该回避这个问题,科学的态度是面对现实,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根据国内外的报道,长新冠(Long COVID)是指新冠肺炎康复后,一些患者在病毒检测转阴后仍然出现持续的症状或健康问题的情况,长新冠症状的种类较多,但并不值得引起惊慌。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疲劳乏力:长期持续的体力和精神疲劳感。
呼吸困难:感觉气短、呼吸不畅或需要额外努力才能正常呼吸。
咳嗽:持续性咳嗽,可能伴有胸痛。
胸痛:胸部不适或疼痛感。
心悸:心跳加快或不规律的感觉。
认知障碍或脑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等问题。
肌肉疼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或肌肉无力感。
嗅觉、味觉丧失:对味道和气味的感知受损。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或睡眠质量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风险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对于疑似“长新冠”的患者,建议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协商,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由于存在个体差异,“长新冠”的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和管理方案是必要的。总体而言,后遗症或“长新冠”仍然需要重视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在其他呼吸系统病毒感染,如流感等之后,这些症状其实也可能会存在于一些患者。
重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你get到了吗?
经历了上一个寒冬的考验后,公众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针对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二阳”情况,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症状较为轻微,无需过于恐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隔离防护:做好个人防护,适当自我隔离,减少传播风险。
休息与饮食:注意多休息,多饮水,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健康饮食。
对症处理:可使用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复方氨酚烷胺等以缓解发热症状;或者口服一些清热、疏风解表、利咽喉类药物中成药以缓解症状。
抗病毒药物: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需要抗病毒治疗。无基础疾病的非高龄患者可先观察为主。有基础疾病、高危因素或者高龄患者,根据病情和专业人员的建议服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目前国产和进口的抗病毒药物均可获得,主要是两个靶点的药物,即3CL蛋白酶抑制剂和RdRp抑制剂。
增强免疫:增加食物中优质蛋白比例,适当增加免疫系统所需的营养,增强免疫。
就医:如果症状严重,持续无缓解,或者出现其他需要医疗干预的情况,应前往医院就诊。特别对于有基础疾病、免疫低下或老年人群,在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迁延不愈或者胸闷气促时,应及早进行诊断和干预。
此外,建议加强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疫苗研发速度赶不上病毒变异速度?还有必要打吗?
当人们在自然感染中遭遇奥密克戎之前的毒株时,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再感染保护作用较弱;然而,若既往感染的是奥密克戎毒株,则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再感染保护效果仍然较高。
2022年6月,一篇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提到,由于存在免疫印记效应,即在接种旧版疫苗后再次感染新的变异株时,免疫系统可能会优先激活针对旧版疫苗的免疫反应,导致对新变异株的特定抗体水平下降。这可能会降低对新变异株的保护效果。重复感染奥密克戎变种可以缓解新冠病毒的免疫印记效应,从而帮助人体产生更强的抗体反应。换句话说,当现有的新冠疫苗能够覆盖当前国内外流行的主要变异株,例如奥密克戎XBB变异株时,应该考虑更新旧版疫苗的成分。对于尚未接触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人群,建议接种包含奥密克戎变种的两剂加强剂。
2023年4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下发《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对疫苗接种的目标人群、时间间隔、疫苗选择等也做出新的安排说明如下。
目标人群、时间间隔和疫苗选择一览表。注:3-17岁人群仅可使用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和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本文作者供图
总之,尽管我们对病毒的了解以及疫苗的研发速度可能无法完全跟上病毒变异的步伐,但接种疫苗仍然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有基础疾病人群、免疫低下人群、老年人群而言。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对于预防新冠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自然感染和接种疫苗产生的双重保护比单纯感染或单纯接种形成的保护更强。所以,已经“阳”过但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仍需接种,以获得双重保护。
(作者徐金富,系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作者胡顺莲,系同济大学医学院在读博士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