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召开器官医学研究院成立仪式暨世界首例“肝癌定向治疗术”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首例“肝癌定向治疗术”获得成功。
世界首例“肝癌定向治疗术”新闻发布会 中山七院供图
今年5月26日, 53岁的患者赵叔(化名)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就诊,CT检查发现他的右肝有巨大软组织肿块,确诊为肝细胞癌。
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经评估,患者右肝肿瘤体积较大(最大径13厘米),伴多发子灶和血管侵犯,已属于中晚期,而且有多年的慢性乙肝,直接手术切除效果不佳。专家团队经多学科讨论后,建议先进行介入联合靶向、免疫抗肿瘤治疗,希望肿瘤能够得到控制并获得根治性切除的机会。
8月23日,经3个疗程的综合治疗后,该名患者右肝肿瘤受到控制,肝癌标记物甲胎蛋白从术前16848ng/mL降到480ng/mL。继续保守治疗,肿瘤可能会耐药而重新加速生长,而接受手术则有根治性切除的机会。然而,要完整地切除肿瘤,剩下的健康肝脏体积太小,仅有380mL,占标准肝体积的31%,切除后发生肝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风险极大。
针对这种情况,ALPPS(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是目前常用的术式,手术分为两期:一期手术将左右肝分隔开,将连接右肝的门静脉结扎“断供”;待一段时间后,健康的左肝“长大”,再行二期手术将右肝切除。这种技术为残余肝体积不足的患者提供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
“但ALPPS也存在局限性,不仅手术复杂、难度大、风险高,而且一期手术分开后,病肝一侧的肿瘤还是有活性的,在第二期手术之前肿瘤仍保留在体内,有转移扩散可能。”中山七院普通外科的汤地介绍道。
2017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团队首创了“多器官维护系统”,为离体多种器官创造接近生理条件的灌注压、温度、氧合及营养支持,可长时间维持离体器官的活力和功能,破解了器官缺血损伤世界性难题。
“在ALPPS术中,若结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团队器官隔离治疗技术,可以再上一层‘保险’。”在一次讨论会上,汤地提出了引入器官隔离治疗技术想法:在ALPPS一期手术过程中,对荷瘤侧肝脏进行高浓度化疗,可以灭活肿瘤,大大降低肿瘤转移扩散和术后复发的几率,同时保留侧肝脏不受到高浓度化疗药物影响,实现“肝癌定向治疗”。
但这项技术此前还未有人开展过,专家团队经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反复多次术前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方案,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9月14日一期手术灌注化疗中 中山七院供图
9月14日,一期手术成功完成。10月13日上午,患者二期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手术也成功实施。第一次术后近1个月,患者腹腔内粘连明显,视野有限。手术团队克服操作困难,仔细松解粘连,充分暴露了右侧肝脏,顺利实施了右肝的切除。二期腹腔镜手术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据了解,这也是深圳首例全腹腔镜下实施的ALPPS第二期肝切除手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