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0/13 10:39:08
选择字号:
美国这栋大楼,一晚上撞死千只鸟!

近日,来自美联社的一组“悲惨”照片迅速登上许多媒体平台。照片中,近千只候鸟尸体平铺在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收藏室中。令人震惊的是,它们是一夜之间在北美最大的会展中心——麦考密克展览中心外撞墙身亡的。

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鸟类部门的退休藏品经理大卫·威拉德最先发现了这些鸟类尸体,他形容说“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过去40年,威拉德每天都会到麦考密克展览中心检查。他说,正常情况下,一晚上在该建筑上撞死的鸟类个体为0~15只,这次的数量绝无仅有。

在北美,鸟撞被认为是人类活动导致野生鸟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威胁程度仅次于流浪猫捕食。有研究显示,美国每年因鸟撞死亡的鸟类个体数量为3.65亿至9.88亿。

在国内,很多人还不了解什么是鸟撞,也从未深切关注过这一鸟类保护话题。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8条重要的候鸟迁飞区当中,有三大迁飞区经过中国,并且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版图,鸟类随时可能会掉入这个“死亡陷阱”。

?

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中,麦考密克展览中心的鸟撞尸体。图片来源:apnews.com,摄影:Daryl Coldren/Chicago Field Museum

主要是人祸

鸟撞,是指鸟类因玻璃透明或反光的特性撞击建筑或建筑上的玻璃的现象。

早在19世纪,北美地区就有鸟撞事件的记录,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当地学者开始重视这一现象,并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李彬彬在美国杜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曾深度参与过鸟撞研究项目。她告诉《中国科学报》,麦考密克展览中心一直是芝加哥的鸟撞高发地,而这次事件有其特殊性,“各种鸟撞影响因素恰巧都碰到了一起”。

建筑物特征是鸟撞最致命的因素。麦考密克展览中心外立面由大量玻璃幕墙组成,会让鸟类直接忽视它的存在。此外,该展览中心近日夜晚灯光非常强烈,这些建筑光源会对鸟类产生迷惑作用,对夜间迁徙的候鸟影响更大。

值得关注的是,因为气候变化问题,迁徙地9、10月份的气温远高于往年的正常水平,致使大量候鸟滞留在原地。10月4日晚,北风突起,成千上万只鸟飞上天空,迫不及待地想要一路向南,它们沿着密歇根湖海岸线向南掠过芝加哥,径直闯入了一个明亮的“迷宫”,并且中途又遇到了一场暴风雨。

李彬彬解释,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鸟类会被迫降低飞行高度,与建筑物高度相近,而且随着能见度的下降,鸟类更容易失去方向感,再加上受到人造光源的吸引,鸟撞的发生概率大幅升高。

鸟撞的发生和频率与建筑物特征、建筑周边环境、鸟类特征、季节、天气等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在李彬彬看来,此次鸟撞事件主要是人祸。

贴纸成本低且有效

类似悲剧能否避免或减少?李彬彬说,防鸟撞贴纸就是一种成本低且有效的办法。在玻璃外表面张贴特殊图案的贴纸,从而警醒鸟类。

玻璃幕墙之所以成为鸟类的致命屏障,是因为其反射的、虚幻的蓝天白云和植被,会被鸟类看成家园。因此,改造的目标就是阻断玻璃的反射作用,让鸟类看清障碍物,放弃从玻璃面穿过的想法。

李彬彬介绍,有研究发现,当整面玻璃都贴上波点图案或十字条纹线时,鸟类看见的就是一个如同栅栏一样的二维平面。

在实际操作中,对贴纸上的图案间距、形状、方向等提出一定要求。比如,竖状条纹比横状条纹效果更好。李彬彬解释,这与鸟类的飞行方式相关。鸟类在飞翔时往往会更好地利用上升气流,并遵循空气动力学规律。为此,它们需要在水平方向上尽可能地展开双翼,使身体呈一条直线。所以,竖状条纹比横状条纹在视觉上更有可能让鸟类在飞行过程中触碰到翅膀,从而更具有警示性。

另外,李彬彬还提到一些细节标准。例如,线条宽度要大于0.3厘米,点的直径至少为0.7~1厘米;图案间距应保证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都在5厘米以内。之所以是5厘米,是因为对于绝大多数鸟类来说,这个长度小于它们的翼展。

标本兼治,关键在行业政策规范

不过,张贴防鸟撞贴纸还存在局限性。“不是所有人都具备防鸟撞意识,愿意牺牲采光或美观来张贴防鸟撞贴纸。”李彬彬说,防鸟撞贴纸是对已有建筑的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治标”方案,更加有效的应对办法应该是建筑设计之初就加入永久性的防鸟撞设计。

她认为,除了减少玻璃幕墙面积外,可以使用半透明和不透明玻璃,不会对鸟类造成连续空间的视觉错觉;还可以设置倾斜的表面,产生对比和不均匀的反射,防止鸟类出现可以飞过的错觉。

“更重要的是,要把城市政策立法和建筑规范相结合,使其成为具有强制力的措施。”李彬彬说。

比如美国旧金山2011年就发布“鸟类安全建筑标准”,要求2011年之后建设的房屋外露玻璃面积不得高于一定值,并且利用蚀刻等手段为窗户添加磨砂等质地的规则图案。美国建筑密度最高的城市纽约则在2020年通过立法并发布《纽约鸟类友好建筑设计与建设要求指南》,详细规定了哪些属于鸟类的危害装置,以及各种鸟类的友好建筑材料等。新加坡和韩国也有相关的立法工作。

相比国外,我国防鸟撞研究虽然起步较晚,受关注程度也较低,但近年来也展开了积极的行动。

2021年,由昆山杜克大学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室牵头,广西科学院朱磊博士、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自然之友及守护荒野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了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以公众科学的方式每年开展全国系统性鸟撞调研。

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中也明确了玻璃与鸟撞的关系,建议减少使用玻璃幕墙的设计;交通运输部门还找到昆山杜克大学团队,共同探讨道路建设和运营养护中的鸟类保护对策。

《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2023年度报告》显示,随着玻璃使用面积的增加,鸟撞概率明显增加,这在玻璃占比为41%~100%的建筑中更加明显。此外,鸟撞多发生在几乎没有植被的地方以及草地。

李彬彬希望,随着国内调查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上述报告对改造措施和防鸟撞设计的详细解读和传播,能为实践中的防鸟撞干预措施、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支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