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斌 来源: 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2022/7/29 19:35:30
选择字号:
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已收集超11万份资源

中新网三亚7月29日电 (记者 王晓斌)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下称“种子大会”)29日在三亚持续举行。记者从论坛中获悉,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已收集到约11.3万份资源。种质资源应收尽收的同时,专家正在对其开展特征特性的鉴定评价、编目入库等工作,为下一步的开放共享打基础。

自2015年起,农业部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两千个农业县(市)开展各类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对其中种质资源丰富的679个农业县(市)开展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

在种子大会分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畜禽种业处四级调研员孙雯介绍,截止到今年6月底,两千余个普查县已经基本完成工作,收集了大概11.3万份资源,这些资源分属115个科377个属675个种。在普查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下,种质资源做到了应收尽收。

孙雯说,在普查中发掘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优异种质。如安徽的庄红贡米,这种红米铁、锌等微量元素远高于其他品种,符合当下人们健康饮食的需求;陕西的猕猴桃野生资源,其单果比市面上普通的猕猴桃大,对于提高猕猴桃的单果重和单产有重要价值;海南省发现的一种棉花,有利于棉花起源的研究。

“资源收上来不代表工作就结束了,我们需要掌握每一份资源的相关的信息,为共享应用打基础。”孙雯说,资源实物送交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相关库(圃)后,库(圃)对收下来的资源开展繁殖鉴定评价工作,在通过编目以后,由库(圃)妥善保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认为,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工作类似于建设一座图书馆,库(圃)是实体大楼,各类种质资源是楼中的藏书,但若没有对相关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那么这些“图书”只有封面而缺少内容。“水稻所的中期库有8.6万份资源,我们希望在持续不断的支持下,花5到10年时间将这些资源系统化地精准鉴定。”胡培松说。

建设种质资源“图书馆”,共享开发利用是应有之义。孙雯透露,明年整个普查结束之后,将会发布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报告白皮书,让各界了解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布现状。此外,国家的农业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正在建设中,这个系统将与各省级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有效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