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6/24 20:36:36
选择字号:
00后“地才”逆袭:本科获18项专利,保研清华

 

文|《中国科学报》见习记者 田瑞颖

刘童很会玩儿。他16岁时,把魔方玩出了名堂,在2016年SQ1魔方速拧项目上获得中国第7、亚洲第9、世界第33的排名。

但那时,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直到2年后的高考,他超常发挥,也仅压线被四川大学机械专业录取。

如今,他已保研至清华大学,而且在本科期间的成绩颇值一提:专业排名前1%、18项国家专利授权、连续3年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川大“十佳”本科生、“感动川大”新闻人物……

“学霸”光环背后,是一条殊为不易的逆袭之路。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刘童把自己的成长比作打怪升级,“我不是天赋型选手,我是努力型选手。”他说自己更像一个脚踏实地的“地才”。

刘童作为在校生代表在四川大学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发言

从“垫底”到“第一”

努力,成就了刘童的每一次逆袭。

刘童来自陕西咸阳的一个普通乡镇,中考时被清华附中秦汉学校(西安)压线录取。虽然高二时考进了只有40人的理科“尖子班”,但成绩也时常在30名左右。

刘童不纠结名次,只顾埋头努力。2018年高考,他像一匹“黑马”,以年级第10的成绩压线冲进四川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进入大学后,不甘心“垫底”的刘童更加努力。大一、大二时期,他定下每天十个小时的学习计划。每天吃完午饭,他会立刻回到教室学习,晚上熄灯后就打开小台灯继续,“就算不吃不睡,我也会逼自己完成当天的计划。”刘童说。

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来擅长的数学突然变得很难。面对一道道难题,他用最笨拙的办法,一遍遍地演算,经常一天就能用完两支笔。

“工科人不能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实践,是动手能力。”在学校的竞赛宣讲会上,老师的这番话打开了他参赛的“水龙头”。

围绕专业,刘童参加了理论类、科技类、双创类等各种竞赛,并获得了6项国家级、10项省级、35项校级奖,包括“第十一届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赛本科组一等奖”“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等。

战绩丰厚的他,也曾遭遇滑铁卢。

大二时期,刘童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他们希望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设计油水分离装置,以达到分离时更节能减排的目的。

但认真准备的项目却被评委从选题、方案设计、落地等方面批得“体无完肤”。

败下擂台后,虽然有些失落,但刘童和队员很快调整了心态,开始根据老师们的建议重新优化项目。

第二年,刘童带队卷土重来。这次,他们不仅获得了全国三等奖,还申请了一项以本科生为第一发明人的国家专利。

为了更好地投入每场竞赛,备战时他的手机也几乎处于失联状态。因为一直在“奔跑”,大家给刘童起了个外号——大忙人,还开玩笑地说他是“随时看表,到处赶场。”

但“大忙人”并没有忙到没朋友,反而把竞赛当成了“社交圈”。不仅提升了能力,还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碰撞产生的灵感更让他感到兴奋。

正是这种努力和不服输,刘童成功从专业“垫底”逆袭为专业综合成绩排名第一。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夏令营“优秀营员”。

最终,他选择了清华大学。

不靠导师“帽子”和资源“躺平”

除了在学习和竞赛上崭露头角,刘童还在科研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截至目前,刘童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两篇国际会议论文,参与的18项国家专利已获授权,包含1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刘童是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软件著作权的第一发明人。他参与的另外18项国家专利目前也均获受理。

科研上的提升,得益于他的导师,四川大学教授王竹卿。

2020年底,在日本从事了十余年微机电系统(MEMS)医疗器件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王竹卿,全职加盟四川大学并担任“医学+制造”中心负责人。次年2月正式到岗后,他便在学院组建的学生群里推送了实验室的介绍,招募感兴趣的学生。

虽然还没有到毕业设计选导师的节点,但刘童已经被这位年轻有为的导师吸引,并主动联系了他。

他们像朋友一样电话畅谈了一个小时,王竹卿认真地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内容、成果和经历,还询问他的兴趣,并给出了值得被信任的理由。“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期待。”刘童说。

在他看来,很多学生会看重导师的“帽子”,而刚来的王竹卿老师当时还没有太大名气,“我不想依靠导师的‘帽子’和资源来‘躺平’,我想找能让我提升的导师。如果学不到东西,也只能跟同学们吹吹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刘童说。

刘童与导师王竹卿讨论科研项目

与他预期的一样,王竹卿在本科生身上倾注了很大的精力。除了每周六早上给学生们开组会,他还会给毕设阶段的本科生每周再开一次“小灶”,“选题也紧跟前沿,而不是‘拍脑袋’让我们做过时和没有价值的研究。”刘童说。

但迈入科研大门的第一步,刘童还是感受到了挫败。

2021年3月,刘童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关于气体传感器的仿真和理论自洽研究。当时的他正处于保研的关键时期,还同时进行着5个国家级竞赛。

白天忙完后,他会趁着晚上人少跑回实验室,有时太累了就睡着了。一次打盹中,他突然有了灵感,凌晨2点跳起来继续研究到天亮。

但努力似乎没有反馈,刘童感到很困惑。王竹卿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真正的创新成果都是钻研努力的结果,科研产出与本科课程和竞赛不同,需要时间的积累,不能速成。

转变心态后,刘童更加努力,还坚持每天必读十篇论文。最终,他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会议“JCK MEMS/NEMS 2021”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刘童说,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往往不容易被重视,尤其是保研外校的学生,但他从未在课题组感受到被区别对待。

“老师的责任就是指导学生,看到学生成长才是最快乐的事情。”王竹卿告诉《中国科学报》,虽然在国外从事了十多年的产研工作,但他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大学老师,本科生就像“一张白纸”,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

刘童的逆袭路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从导师到指点他的学长学姐,他也希望成为那盏点亮别人的灯。

刘童主讲经验分享会

即将步入大三时,刘童入选了学校“大川小思朋辈学业导师”团队。这是一支由100余名学生组成的“学霸天团”,其中一半是国奖获得者,专门为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业、竞赛、科研等方面的公益指导。

他曾遇到一位同样成绩“垫底”同学的求助,刘童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并指导他如何找到目标、如何努力。一年后,这位同学也逆袭为专业前几名。

截至目前,刘童共辅导学生1000余名,辅导时长近550个小时,贡献量居团队之首。大四时,他被推荐为“大川小思”团队总负责人,还获得了2021年度“感动川大”新闻人物奖。

刘童的感恩和乐于助人有迹可循。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察,母亲是一名教师,爷爷奶奶更是在很多人的帮助下走出了村子,“一定要把这种帮助毫无保留地传递下去。”奶奶生前最常说的这句话,影响了他的整个成长。

“永远不质疑努力的意义,永远保持善良心怀感恩。”这是刘童的人生信条,也是他完美逆袭的秘诀,就像玩魔方,每一次突破都是时间的积累,唯有坚持才能打破瓶颈。

刘童参与魔方比赛

对于未来,刘童觉得离心中的梦更近了一步,他希望像《大国重器》里的“国宝级”工匠一样,为祖国制造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