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6/1 21:59:03
选择字号:
兰蕙幽香:一笔一划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兰蕙幽香:兰科植物手绘图谱》封面。本文图片由华南植物园提供

提到兰花,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花中君子”“义结金兰”等词语。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作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兰花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花卉种类之一,她天生丽质,又颇具神秘色彩,观赏价值高,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兰花主要分为国兰和洋兰两大类。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余峰、曾宋君、张玲玲主编的《兰蕙幽香:兰科植物手绘图谱》(以下简称《兰蕙幽香》)一书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兰科植物科学画100幅,其中包括兰科植物中最有代表性的种类,如国兰中的春兰、建兰、蕙兰,洋兰中的蝴蝶兰、兜兰、石斛兰等。

跨越时间的坚守

手捧《兰蕙幽香》,作为第一主编、华南植物园资深画师余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时感慨万分。她表示,1978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老所长陈封怀教授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归来后,前瞻性地要求绘图室将极具华南园研究特色的木兰科、姜科、兰科以绘画的形式与研究人员共同编写专著。

为此,包括余峰在内的数位绘图室画师,先后奔赴华东、西南、华南地区,以及华南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进行写生、收集素材,并自始至终以最鲜活的素材描绘出木兰科、姜科、兰科植物的迷人姿彩和生命形态。余峰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这批在书柜里沉睡了40年的兰花手绘画作品终于面世了!”《兰蕙幽香》也终于出版,见证了华南植物园(原华南植物研究所)老一辈植物科学画家们4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与坚守。

华南植物园早于1929年(前身为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就已开始对兰花进行迁地保护,是国内最早进行收集保存的研究机构之一,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为植物科学绘画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中国木兰》与《丹青蘘荷——手绘中国姜目植物精选》已先后于2004年和2012年完成出版。“它们都是以科学性为宗旨,坚持植物志书的初衷,对物种进行了客观准确的描述。《兰蕙幽香》从兰花的审美和文化特点出发,充分体现艺术性,力求给读者以美的视觉体验。”余峰说。

《兰蕙幽香》主编之一、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曾宋君表示,《兰蕙幽香》在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科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在绘画风格方面,以科学画为主要表现形式,适当使用部分中国画作为点缀,使画风在统一中有所变化;在文字方面,充分考虑文字与画作的协调性,摒弃了以往平铺直叙的描述方式,增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兰花文化知识,采用了尽量平直而优美的文字,该书主编之一的张玲玲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宋君,现为华南植物园观赏园艺方向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兜兰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已育成花卉新品种90多个,书中收录的文菲兜兰、春韵兜兰、绿韵兜兰、至爱兜兰、昆仑火焰兰等是其研究团队育出的新品种。其中中科COP15兜兰和文菲兜兰已荣获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展品金奖。

给植物画像的人

植物科学绘画是众多的绘画专业中一个特别小众的专业。

余峰指出,植物科学画,是以植物为对象、以绘画为手段、对植物整体形态或局部形态特征进行精确描绘的特殊艺术创作形式,对植物学研究、植物知识普及和美学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笔笔皆生命,叶叶总关情。“优秀的植物科学画,不仅能够准确地将关键分类特征科学地展现出来、记录下物种永恒的特性,同时通过纯熟地运用各种技法,为公众传递植物的艺术美感。”余峰说。

每一幅科学绘画直接展现给观众的仅仅是整个创作过程的冰山一角,画面之外其实还隐含着海量信息。“画兰科植物是我最爱之一,特别是卡特兰这张画令我颇有体会。”在余峰绘制的众多作品中,卡特兰杂交种的绘画经历让她难忘。

卡特兰是热带兰中花朵最大、色彩最艳的种类,在国际上享有“洋兰之王”的美誉。卡特兰的植株中不同部位有着几种不同的质感,为此余峰尝试采用水彩画中的湿画法,结合国画技法中的一笔点染接色法一气呵成,这样一来,唇瓣的丝绒感、花瓣的飘逸感就能与具坚挺感的革质叶片相得益彰。

余峰,生于上海,祖籍广东,1963年毕业于轻工业部上海轻工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设计系的前身),师从上海著名水彩画家张英洪教授(1931~2020)。1976年进入华南植物研究所(园)绘图室工作,直至2001年退休。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她对于植物科学画的创作与探索仍在路上。

投身行业40余年,余峰创作了超千幅植物科学画作。记者从《兰蕙幽香》一书看到,包括余峰在内的植物画师们用细腻的笔触淋漓尽致地将兰花的所有细节和特质“转述”在画纸上——自由的线条、沉稳的斑点、准确的用色,以极具感染力的方式将每一株植物的姿态和生命力真实、精细地表达出来。

为更好地表现庞大而多姿多彩的兰花家族,经原绘图室集体讨论,《兰蕙幽香》的绘画风格以科学画为主要表现形式,适当使用部分中国画作为点缀,作为一种新尝试的前提是不能背离科学画的主体要求和表述初衷,力求让该书的画风在统一中有所变化。

“摄影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植物科学绘画仍旧是不可替代的,如果说摄影能够记录瞬间,那么科学绘画记录的就是物种的永恒。”余峰说。

科学与艺术兼容

自从有人类活动起,人类就开始用绘画形式记录了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

可以说,绘画记载早于文字记载,随着各种书画材料的不断发明才逐步演变成我们今天讲的“博物画”。例如:宁夏贺兰山、广西花山等世界各地岩画,都是博物画的雏型,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

“植物科学画是以科学用途来描绘植物的画作,与普通植物画不同的是,植物科学画既要精细、准确地反映植株和器官的形态特征,同时又要求与艺术融为一体,做到科学与艺术之美完美兼容。”曾宋君表示,植物科学画体现了自然之美、科学之美、艺术之美。

余峰认为,植物科学画是画师们通过自己的观察、领悟和综合整理,将植物学家的研究结果,以绘画的手段进行描绘,弥补文字描述中不易表达的形态特征,并使作品具有艺术美感,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兼容。

比如面对一片叶子,如果没有一定的素描基础,是无法表达自己的理解去分析、描绘出它脉络的走向或是空间感的。“其实,一幅好的植物科学画,除了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准确的信息外,还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可以追求自己的艺术和个性,更会有它独特的审美情趣。”余峰说。

在余峰看来,她的工作不但能发现美、更能记录美、创造美。“我是幸运的,所从事的职业让我能在科学的领域里领略到大自然中的艺术美学,也能在艺术绘画领域里寻觅到科学的真谛。”

“用水彩画笔描绘心目中最美的花儿是余峰老师的毕生追求。”华南植物园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黄瑞兰对《中国科学报》表示,老一辈画师在几十年跌宕起伏的经历中为植物科学事业兢兢业业地默默奉献,绘制了大量的精品和传世佳作,此次《兰蕙幽香》的出版,就是最好的见证。

余峰表示,厚积薄发,正是数代科学家的科研成果累积,数代植物科学画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才成就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兰蕙幽香》。

1992年,华南植物研究所部分绘图师工作照。

前排左起为:余汉平、黄少容、邓盈丰、余峰;后排:邓晶发

古稀之年的余峰仍然笔耕不缀。

卡特兰,余峰 绘

春韵兜兰,余峰 绘

寒兰,邓盈丰 绘

文菲兜兰,刘运笑 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