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4/26 18:14:05
选择字号:
爱思唯尔报告:疫情之下,中国科研人员更乐观

 

4月25日,爱思唯尔发布《科研未来之路》报告,展现了全球科研人员自疫情出现以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显示,相比全球整体情况,中国科研人员对未来所能获得的科研资助、科研合作的加强、技术在科研和教育中的作用、开放科学的发展等方面持更为乐观的态度。

爱思唯尔《科研未来之路》封面图(图片来源:爱思唯尔)

80%受访中国科研人员认可预印本

在过去两年新冠大流行期间,预印本以更快速和开放的传播方式帮助科研界应对疫情。

调研显示,如今,全球67%的受访科研人员认可预印本的高效性和开放性,认为预印本是一种有价值的科研交流方式,远高于新冠疫情前时代的43%。中国的受访科研人员中认同这一观点的比例高达80%。

同时,报告显示,科研人员认为,长期来看,新冠疫情将推动开放科学的发展。全球54%的科研人员表示他们计划转向开放获取出版模式,较2019年增长了6%。2020年1月至10月期间发表的关于新冠疫情的文章也反映了这一趋势,其中有超过76%是通过开放获取的方式出版的。

经费信心下降?中国恰好相反

尽管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科研的重要性,然而科研经费依然是科研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报告显示,全球一半的受访者指出,他们的研究领域面临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过去一年全球科研人员对于获得经费支持的信心有所下降。而中国所反映的趋势恰好相反。

同全球科研人员相比,中国科研人员更倾向于认为他们可以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同时,他们对未来持续获得科研经费支持也更为乐观。63%的中国受访者预计未来几年其所在研究领域科研经费将会增长,而全球仅有39%的受访者认可这一判断。

此外,同两三年前相比,中国科研人员从企业和机构获得的经费比例有所增长。报告认为,中国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积极预期,与中国近年来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努力密不可分。

科研合作及数字技术应用价值更加凸显

报告显示,相较疫情前,科研合作正在呈现普遍增长趋势。

全球超过一半(52%)的受访者表示,同两三年前相比,他们实现了更多科研数据的分享。同时,63%的受访者认为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而这一比例在疫情以前仅为48%。中国科研人员对这一趋势的认同显著高于全球水平,71%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他们的研究项目中跨学科、跨国及与产业界的合作比以前更多。

此外,在过去两年,数字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在全球范围内,16%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在研究中广泛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由于64%的计算机科学家本身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积极推动者,该领域科学家认可人工智能在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比例偏高。

在中国,54%的受访者认为,在未来几年内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会为科研提供更多的支持,35%的受访者表示未来愿意阅读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同行评审的期刊论文,这两个比例都远高于全球数据,体现出中国科研人员对于数字技术在科学研究中价值的认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