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圆 来源: 人民日报发布时间:2022/4/13 9:55:13
选择字号:
杨士莪:用心倾听大海的声音

人物名片

杨士莪:1931年生,河南南阳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最早的水声领域研究专家之一,现任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杨士莪参与研制水声定位系统,并完成一系列长基线、短基线和超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为中国水声学科建设、制定水声发展规划作出了贡献,专著有《水下噪声学》《水声传播原理》。积极推动我国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任务,并获取了大批宝贵资料。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莪”,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

杨士莪的童年,正逢战乱、家境贫寒。他曾跟随家人辗转多地,并逐渐在心里埋下了科研报国的种子。1950年,正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书的杨士莪感受到国家的需要,心中暗想:“参与海军建设既能完成报国夙愿,又能在国家建设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能胜任的岗位。”于是,他毅然报名参军,提前告别了学生时代。

几年的军队生活后,杨士莪来到大连海军学校当教员,之后又被抽调北上,参与哈尔滨军事工程院校组建,成为第一批教员。

水声工程,是对水下声学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光波、电磁波在水中都会有严重的衰减,只有声波可远距离进行信息传递而衰减较少。因此,在探测海里情况方面,水声科技至关重要。

当时,我国水声科学研究仍很薄弱。为此,杨士莪自学多国外语,一头扎进了这个陌生领域。“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回忆当时的选择,杨士莪这样说。

1957年,杨士莪被派往苏联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进修,在那里他拓宽了眼界,也坚定了他在水声科学领域攻关的决心。回到学校后,他立即着手拓宽专业领域,建立了一个理工结合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

他的这一想法也引来了质疑:“我们系的声呐教研室,已经开了全国的先河,有必要改变现状吗?会不会有些好高骛远?”杨士莪则认为:“水声科学是涉及面非常广的专业领域,如果我院只是办声呐专业,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不立这个标杆,不向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就永远达不到更高水平。”

在杨士莪的倡导下,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的水声专业诞生了。如今,哈尔滨工程大学创建的水声专业已成长为我国著名的水声科研基地和水声人才培养基地。1981年,该学科点获得国家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第一批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3年,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此建立……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才,为我国水声领域的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海变幻莫测,坐在家里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

1994年,载着近百名科研人员的水声科学家考察船出发开始科考。杨士莪担任首席科学家和考察队队长。

在深海区域作业时,太阳几乎垂直高悬于头顶,甲板温度高达70多摄氏度,烫得没处落脚。为了做试验,科研人员顶着烈日,抱着100多斤的线轴在电缆堆里钻来钻去。

“赶上大风浪,许多试验就做不了。只能趁着风平浪静的时候,没日没夜地连轴转。”杨士莪当时已年过花甲,和大家一起承受着高温酷热、缺少淡水、没有蔬菜等困难。其他人可以轮班,作为队长的杨士莪,为了掌握整体情况只能一直坚守,常常半个月也睡不上一个完整觉。

海上试验周期难以预估,有时甚至面临淡水告罄的情况。实在渴急了,大家就把压载水舱里漂着油污的水烧开了喝。有一次出海,还没等试验结束就几乎断粮了,仅剩下一点米和一桶盐,在潮热难耐的气候条件下,大家就白天做试验,晚上捕鱼,以盐水煮鱼为食,一直坚持到试验结束。

去年,90岁高龄的杨士莪还参与了两次科学考察。记者问他为什么如此高龄依然坚持参与科考,他淡然地摆摆手说:“搞研究,不到现场怎么行?有任何困难都得克服,该坚持时就要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大海变幻莫测,坐在家里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

“科研事业是群体事业,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很幸运,年轻时遇到许多好老师。我深知良师对于做学问的人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教好青年学子。”杨士莪常常说起青年时期受到的良好教育。

如今,他依然承担着多名博士生、硕士生的导师工作,继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水声科学研究辛勤耕耘。“科研事业是群体事业,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何成绩和荣誉的取得,都是团队努力和集体智慧的结果。”

哈工程水声工程学院教授朴胜春说,杨老师上课时的认真劲儿令人敬佩不已,他研一时修的“水声传播原理”课程,是杨士莪的主要研究领域。当年,这一方向的研究生只有朴胜春自己,课堂上往往只有他们师生两个人。

“即便如此,每堂课上,杨老师都是工工整整地写板书,常常写满好几个黑板,一丝不苟。那是我上得最累的课之一,一点儿不敢偷懒,因为每次杨老师都会提前到教室,在那里等着我去上课。”朴胜春的言语间对杨士莪充满敬意。

“发展水声专业,离不开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也离不开一代代研究人员的孜孜以求、刻苦攻关。我还会继续坚持,为水声科学领域储备更多人才。”杨士莪一边说着,一边望向窗外,仿佛看到了那片蔚蓝色的海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