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英剑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4/12 21:19:03
选择字号:
研究生招生制度不应“看上去负责”

近日,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初试390分排名第一的考生在复试中被刷、331分考生则凭借优异的复试成绩成功“上岸”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多方关注与热议。

目前研究生招生分为初试、复试与录取。初试属于国家级考试,无论高校还是考生都极为重视,很少出问题。复试由各高校自行负责,因为各校有差异、标准不统一,出现了较多问题,导致质疑声音不断。

研究生招生为何总是受到人们的质疑?这些问题还有解无解?

初试、复试的成绩,究竟该如何计算

研究生录取制度曾经在重视初试还是重视复试成绩之间摇摆不定。过去,人们非常重视初试。后来,又意识到,复试应成为选拔优秀人才的更高门槛。

强烈意识到复试的重要性,是因为近年来很多高校教师发现,初试成绩很好、复试成绩很差的考生日益增多,且在入学后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进而认为,这类考生不过是记忆力好、能够熟读与熟背教科书内容而已,他们的初试成绩并不代表个人能力强,更不代表有学术兴趣与科研潜力。所以,通过复试来堵住这一漏洞,几乎成为一种共识。为此,不少高校都为复试成绩增加权重。

以上述高校为例,初试满分为500分,复试满分为100分,但最终两者成绩折算后均为50%。这看上去很公平,但事实上复试的成绩所起的作用要远大于初试成绩。

如此一来,就可能出现初试成绩优异者的终评成绩骤然下降,最后黯然出局的现象。而复试成绩优异者则可能后来居上,成功逆袭。

然而,即使在今天,初试与复试成绩究竟该如何计算与加权依旧有争论,各高校的计算方式也多有不同。但从大趋势看,人们开始重视复试与复试成绩,不再过分看重初试成绩,特别是在两者差异较大(即初试很好但复试很差)时,更相信复试成绩才是考生真实的表现。不少高校希望通过复(面)试淘汰那些初试成绩虽好但却没有学术兴趣或没有科研能力的考生。

面试中,能否“加分”和“减分”

虽说如此,在现实操作中要通过复试淘汰初试优异者,对高校来说,依旧承担着一定风险。

复试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笔试(主要考专业知识,像外语类专业,还要口试二外),一部分是面试。这两者的平均成绩计算,大都是四六开或三七开,也就是更重视面试成绩——因此,复试往往被叫作面试。

面试大都在20至30分钟,时间不长,但基本上可以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学术兴趣与科研潜力。问题在于,若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只按照考生口头表达的知识与能力水平,虽然可以分出高下,但要体现在分数上,差别并不会很大。

为此,要想录取好的学生并淘汰没有潜力的学生,有两种方法,分别简称为“加分”和“减分”。

所谓“加分”,就是以考生有出国经历、有学术论文发表、有参与的科研课题等为依据,为考生的面试增加分数。上述高校331分成绩的考生之所以成功逆袭,原因之一就是发表了多篇SCI英文论文。

所谓“减分”,就是给不准备录取的学生直接打不及格。这是高校为了防止出现学生复试合格却被淘汰出局而出台的一项规则。

很多高校出台这一规则实属无奈——确实有初试成绩很好的考生在复试成绩看起来也不错之后,自认为可以被录取,发现自己惨遭淘汰后到高校“兴师问罪”:既然成绩通过了,为何会被淘汰?社会各界也会对此产生怀疑,甚至猜测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

我一直反对“减分”规则。因为把复试成绩打不及格,有可能堵住考生被其他高校录取的路径。一个考生在A高校复试中成绩不错,将有助于考生调剂进入的B高校更加客观地对待他。

当然,要使我的反对有效,需要有两个前提:第一,确立复试的关键性作用。初试成绩虽然重要,也与复试有关,但复试是另外一场重要的考试,而且复试是关键。复试成绩是录取过程的重中之重。第二,需要考生与社会的理解与接受。人们要逐渐接受这样一个规则:即便是考生复试成绩合格,但因为高校录取名额有限,按照成绩高低排序,也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复试过程中,导师该不该有自主权

在自然科学领域,导师或许还有选择研究生的自主权。但在人文学科领域,在硕士研究生层面,已经很少有高校会以导师的名义来招收研究生了。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学生先入校,在数月、半年乃至一两年之后,再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为学生分配或找到合适的导师。因此,人文学科导师对于招收研究生无自主权,打破常规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现象也几乎不可能出现。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们经常津津乐道于当年钱钟书先生怎样以数学零分但英语特优的成绩而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事实上,这是传说中的绝唱。那个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如果说那个时代更看重并强调个性化培养,我们今天则是更重视过程规范与公平、注重制度化培养。在现实的制度与规则中,已没有也不可能允许哪个人(哪怕是高校校长)去拍板决定录取偏科的考生。这不单单是难以监督的问题,还在于当下研究生招生制度中,它不属于任何一个选项,根本没有立身之地。

今天人们考查和监督面试重点都落在是否符合面试程序、有无违规行为、考试成绩是否有效上。只要考官的面试程序合规、过程合法、无违纪行为、成绩有效,就可堵住任何人对面试的质疑。至于考生是否有水平、是否有潜力,并不在现行的制度考查和监督之列。一切要仰仗考官的按部就班与现场判断。

可惜的是,现在的面试过程都有全过程的录音录像,不可能给予考官现场发挥、深入了解考生并作出更全面判断的机会。现在的程序与规定已细致到把教师当成机器人的地步。比如,面试时间固定,如果规定是20分钟,到了20分钟,无论学生在发言还是教师在提问,都必须直接叫停,因为考生的面试时间大体一致,否则就有违规之嫌。再比如,听到考生回答问题,考官不能表扬,也不能点头——因为点头有可能表示赞许,这属于违规行为。

能否取消“复试”,改为申请—审核制

在不少教育发达国家,本科生可能有“面试环节”,比如邀请校友找考生当面聊一聊,而研究生录取则绝大多数都没有“面试”环节。只要材料审核通过,达到学校要求,学校有名额,就有可能被录取。

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复试为申请—审核制,理由是国外很多大学都是这么录取考生的。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考生,甚至连照片也看不到——有些学校明确规定,不能在申请材料中张贴个人照片。那么,他们不是照样根据大家的申请材料来录取学生吗?并没听到太多的教授抱怨考生——当然,英美体制的研究生大多是课程学历,只要修完课程,不必写论文就可以毕业拿学位了。

对此,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认为,现实可行性不足,因为我国的考生规模超大,材料审核工作量大,教师负担太重。有学者提出,我国的考生申请材料苍白,没有足够的内容可以考核。一些学生为了进入名校,不惜成本地进行各种包装,甚至作假。

四点建议

面对研究生复试中的问题,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作出改革:

首先,改变悖论规则。当下,一方面我们看重笔试成绩——除了初试是笔试,到了复试阶段还有笔试,但到录取时则大都依靠的是面试成绩。这会令人质疑。既然如此重视面试,那么应该增加面试的考查成分,比如对考试时间弹性化处理(对表现较差的考生,没必要给予相同的面试时间),提高考试质量,真正通过面试看出学生的真正水平,从而做到择优录取。

其次,增加补录制度。录取比例与现行规定的复试比例一般不得超过1:1.2,如果有10个录取名额,前来复试的只有12人,一旦被录取的学生违约不来,就有可能损害学校的利益。而我们的“减分”规则也会导致考生没有后续保障。补录制度其实可以很简单,只要扩大录取比例就行,比如扩大到1:1.5甚至是1:2,复试结果从高到低排列,透明有序。这样,到了补录阶段就不需要再次复试,只要往后顺延录取即可。

再次,完善调剂制度。当下的调剂制度较为混乱,制约着学校与考生的双向选择,只要学校招到了更合适的人,或者考生被更好的学校录取,双方都有可能为了各自利益而放对方“鸽子”。如果把补录制度与调剂制度合并考虑,有益于高校与考生双方,可以堵住现行的一些漏洞。

最后,试点审核制度。可以考虑在某些学校试行申请—审核制。试行审核制有个前提,即允许考生报考多个学校,这一点可以参考国外高校的惯例,考生可以被多所大学录取,最终选择其中之一。那么,如此一来,学校的利益如何维护?其实很简单。首先,补录制度可以保障学校的利益;其次,高校着眼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有名师大家、良好声誉,自然不愁引不来金凤凰;再次,提高学生待遇,吸引学生特别是家境贫寒但成绩优秀的学生自愿前来。

无论如何,现行的招生制度应摒弃底线思维,而非仅限于不能违法、违规,还应更加关注并保障优秀人才的选拔。要避免在看似极度负责的态度、极度规范的行为下,最终出现不负责任的选拔结果。这有违真正的公平与公正。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体系的改革与重构研究”阶段性成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