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双虎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9 19:54:40
选择字号:
华东理工大学
DNA纳米装置工程化改造T细胞研究获进展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叶邦策课题组在DNA纳米系统设计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DNA生物纳米杂合衔接系统重构T细胞受体及信号调控的新策略研究》为题,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

近些年,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工程表达嵌合抗原受体于T细胞表面,实现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成为极具前景的肿瘤治疗手段。但CAR-T疗法依然存在基因插入潜在风险,脱靶毒性(靶向特异性)和细胞因子风暴(响应强度)等问题,该工作构建了T细胞膜上的DNA生物纳米杂合衔接系统应用于工程化改造T细胞实现肿瘤免疫治疗,通过在细胞膜水平重编程T细胞受体,赋予其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及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能力。

该衔接系统通过模块组件快速组装,实现靶向性快速转换,降低改造成本,增强疗法的通用性;利用DNA链置换反应的灵活性和可设计性,完成多种抗原的组合识别,提高疗法的识别特异性,同时构筑激活调节开关,实现T细胞可控激活,防范细胞因子风暴等副反应;设计正交衔接组合,实现对不同类型T细胞的分类控制,提高疗效。荷瘤小鼠模型测试实验评估了衔接系统改造的T细胞临床应用潜力。本研究创新性地利用DNA纳米衔接装置改造T细胞表面天然受体,实现了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识别,规避了基因工程手段的潜在风险,改善了T细胞疗法适用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叶邦策和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尹斌成团队在DNA分子机器设计及生物传感应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DNA分子机器在活细胞内高效的信号转换、基因调控网络重构及调节提供了新理念,拓展了其在 的基础研究及生物医药应用。研究团队以DNA组件间可编程杂交反应的熵变或细胞内源分子作为驱动力,实现了DNA分子在纳米粒子表面的高效自动行走,比传统静态的复合物模式提高了3个数量级,应用于活细胞miRNA及其诱导的沉默复合体(miRISC)活力的高灵敏成像、核酸药物可控释放及复杂免疫反应过程的模拟。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jacs.2c0590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