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7 21:20:31
选择字号:
占领语言AI一片天地

 WechatIMG853的副本.jpeg

周玉(受访者供图)

“做科研和开公司,一个要静,一个要动,有天壤之别。”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研究员、北京中科凡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凡语)董事长周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科学家变企业家,面临双重突破,一是突破自我认知差异,熟悉管理之道、经营之道;一是突破技术到产品瓶颈,技术变产品,市场能接受。”

日前,中科凡语与大连外国语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新文科数字人文创新实验室。这是中科凡语开发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和全国70多所高校建立不同层面合作。

中科凡语的创始团队来自于自动化所,在人工智能、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深耕已有20多年。作为中科凡语的创始人,周玉希望团队打牢基础,练好内功,步步为营,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一步一步应用到一个一个场景中,成为语言人工智能(AI)产业链的引领者。

啃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智能“硬骨头”,被誉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

“当你接到营销电话,发现声音是由机器人发出时,你会聊下去吗?”周玉告诉《中国科学报》,“如果机器人带有人类情感,知道你的诉求,迎合你的喜好,解决你的问题,你也许就不会那么快挂掉电话,反而很享受继续对聊。”

这也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又称语言AI技术)未来的愿景之一。

1950年,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者艾伦·麦席森·图灵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文章提出著名的图灵测试,即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通过电传设备)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图灵测试是衡量机器是否智能的经典标准,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就是完成图灵测试所需要的核心技术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自然语言处理也迎来的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2021年,自动化所发布三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实现了涵盖视频描述、智能问答、图像检索、吟诗作赋、中文续写、双语翻译、语音识别等多个功能。

谈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场景,周玉难掩兴奋:“只要与语言有关的场景,就完全可以应用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机器翻译就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典型应用之一。周玉团队在机器翻译领域有着多年技术积累,她介绍:“我们的亮点在于采用国际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以神经网络翻译框架为主体,辅之于基于规则、模板、实例、统计及知识的翻译模型,同时结合语言AI相关技术,精准获取垂直行业知识,针对某个专业领域开展精准训练,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机器翻译服务。”

周玉也不否认当前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准确模仿、处理人类语言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现在可以让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处理、生成语言文字,但让计算机与人进行无差异理解、交流、对话,这还是一个技术理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她表示,虽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仍存在着诸多难点,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由之路,更能够撬动诸多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未来,谁能先掌握更高级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啃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将在激烈的人工智能赛道占得先机。

市场检验技术实用性

当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攻克的难题,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市场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需求的增长。据艾瑞咨询统计研究,2021年中国语言AI核心产品及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2022年预计将达到1500亿元,到2025年这一规模将达2400亿元。

衡量一项技术是否成熟,主要看其是否能在行业里发挥作用。

“我们在实验室研究出很多创新性、先进性技术,如何发挥其实用性作用?”周玉认为,只有把这些技术进行应用落地,在实践中锤炼,在市场中检验,才能使技术真正成为生产力,这也是我们创业的初衷。

虽然语言AI技术距离成熟还有漫长的发展道路,但周玉指出:“技术的更新换代可以推动行业的发展,目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储备已经足以唤醒很多行业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并且培养了一批行业用户,这也进一步推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加快落地应用,去市场发挥价值。”

成立以来,中科凡语面向不同的用户需求,研发出信译、信推、信析、信服和信取五大产品,以及飞译机器翻译平台、洞知智能分析平台、飞校智能审校平台三大平台化产品。

周玉介绍,飞译机器翻译平台旨在帮助有翻译需求的人群能够优质、高效、轻松地完成翻译,目前已支持80多个语种、10个专业场景的高质量多语言机器翻译。洞知智能分析平台,则融合了团队前沿的自然语言处理、预训练大模型、机器翻译等技术,围绕认知决策所需的“感知—理解—推理—决策”路径,面向不同语言、场景、用户、应用等,抽象通用性的模块化、工具化、系统化协同决策平台,以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

目前,中科凡语已在国防、教育、医疗、航空、政务、金融、科技等领域建立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并开始规模推广应用。

“核心技术储备是中科凡语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周玉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团队加入语言AI的研究和应用,用技术发展推动行业变革。

女研究员变身女企业家

从实验室的女研究员变身精干的女企业家,周玉感叹道:“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历已经形成严肃、较真、坚毅的科研习惯和思维。做企业、做产品、闯市场,精神要保留,方法要变化,既要时刻关注前沿技术,又要深入了解产业需求。”

“我特别在意自己改变小了、进步慢了,影响公司的发展和竞争力。”周玉发现,创业以来,随着接触的领域更广,需要及时学习、了解的东西越多。

她说:“做科研和做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需要发现真问题,磨砺真功夫,解决真困难。非常厉害的技术,不一定能诞生非常厉害的企业,只有时刻以真实市场需求、真实用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沉心磨炼技术,耐心细致打磨产品,才能更好地服务用户。”

研究语言AI最前沿技术,打磨语言AI最好用产品,占领语言AI一片天地,是周玉团队的目标。“好用”是周玉一直强调的:“好用,是检验产品成功的唯一标准。”

未来,中科凡语仍将继续朝着系统化、产品化、市场化的方向出发,为客户提供更易组装、更加灵活、适用性更强的智能服务产品,构建多模块、广适用、高精度的底层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平台。

周玉表示:“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不忘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做最好的技术,做好用的产品,做信得过的企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