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了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0年以来,国内高校先后推出学校层面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在劳动教育组织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环节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和短板,劳动教育的效果有待提升,如何进一步提高劳动育人质量值得思考。
劳动意识仍未入脑、入眼、入心
当下,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受家庭影响较大,部分父母认为孩子努力完成学业即可,不需要参与家务劳动。这些观念将孩子与劳动割裂开来,使得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普遍缺乏自主劳动的观念和意识,对劳动的重要性也没有形成清晰的认知。
特别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前期成长过程中对劳动的认识和训练不足,导致劳动意识没能“入脑、入眼、入心”,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愿意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许多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所需的劳动技能。此外,许多大学生参与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较少,导致生产性和创造性劳动能力不足。
在高校劳动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中,教务部门与学工部门均负有一定职责,然而很多高校的教务部门与学工部门却各司其职、各行其是。
从职能上看,教务部门的工作重心主要在教学管理与课程设置上,主要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设置劳动教育学分以及在专业课中渗透劳动教育等方式组织劳动教育;而学工部门则更关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主要通过举办校园活动以及班级活动等方式组织劳动教育。
教务部门组织的劳动教育往往重理论而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学工部门开展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往往形式丰富却少有系统的理论指导,两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育人机制。然而,当前多数高校教务部门与学工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机制,未形成合力,降低了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
同时,国内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存在“走过场”的形式主义问题,劳动教育的载体过于零碎而不系统,没能将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一些学校急于求成,将劳动教育的任务布置给二级学院后,未及时、有效地关注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一些高校将劳动教育局限在形式大于实际意义的活动上,如开设劳动教育讲座或开展一些徒具形式的劳动实践,配上“高大上”的文字在媒体发表,作为本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支撑材料,存在“作秀”的痕迹。
这种浮于表面的劳动教育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到厌烦,无法从中感受到劳动的魅力,还让劳动教育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让本该充满意义的劳动教育失去其育人功能。
劳动教育评价是推进劳动教育发展的指挥棒,但目前不少高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没有发挥好劳动评价的育人导向功能。评价主体较为单一,以劳动教育的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主,学工部门和教务部门配合度不高,家长、同伴等群体参与不足,自我评价未能有效实施。
在具体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上,大多数高校通过“理论考试+实践学分”的静态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性的监测与评价薄弱,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足。评价内容较为单一,难以体现高等教育的学段特点和大学生的学情特征,无法形成对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全方位评价,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引导不足。
此外,部分高校仅通过思政课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施力度不够。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多数授课教师的研究领域并非劳动教育,教学过程中照搬教材,难以吸引学生。部分高校的二级学院根据其专业特色开展了相关的劳动教育活动,然而在具体实施环节中,很难将专业学习的理论性和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有效结合。部分高校让学生会等学生团体组织劳动实践活动,但由于缺乏经费、场地等资源保障,往往难以高质量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
着力点还在立德树人
针对以上种种现实问题,高校应把学生发展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作为组织实施劳动教育的着力点,积极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向优质化、专业化发展,为高校劳动教育注入活力。
首先,需要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力量,建立劳动教育协同实施机制,增强大学生劳动意识。鼓励学生在寒暑假主动承担打扫房间、收洗衣物和烹饪做饭等家务活动。学校可利用网络平台,以事迹投稿、感悟分享等形式,展示和宣传学生在寒暑假期间的家务劳动成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培养日常劳动的意识与技能。
同时,学校也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社会实践机会,可以整合校友、社区、企事业单位等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各类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鼓励学生“走出校园”。
其次,要优化体制,促进教务、学工、团委、二级学院等部门的有机联动。教务部门负责全校劳动教育总体规划,针对国家层面的具体要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劳动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质量;学工部门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团委主要负责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强化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二级学院组织劳动教育理论教学工作,同时以专业类课程为依托,开展与实习实训、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相结合的各类劳动实践活动。
各部门应当相互配合、协调合作,共同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劳动教育理论知识,体验真实完整的劳动过程,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第三,要打造一批专业化的高水平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劳动教育课程相关教师可以从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中选拔,也可以从相关职业院校聘请兼职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课程实践部分可以由各专业辅导员统筹。
要通过建立劳动教育师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教师成为劳动教育的专业教师。组织开展劳动教育主题学术研讨会,加强劳动教育理论研究。强化正向引领和舆论宣传,选择树立一批劳动教育教师楷模,分享他们的劳动教育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劳动教育经验。
第四是因地制宜,丰富拓展劳动教育的活动内容和实施途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不同学校、学院和专业的具体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比如,可结合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可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实习实训、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学习活动深入融合,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塑造学生劳动观念、传递劳动知识、传授劳动技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最后,要不断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要明确评价原则,避免简单重复中小学已经开展的劳动教育形式,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学段特点,也要明确评价内容。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并重,同时将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整体纳入评价内容,防止顾此失彼,形成对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全方位、多方面评价,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同时,还要明确评价的主体和方法,根据劳动教育的不同评价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并结合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式、学生劳动素养基础等因素合理设置评价权重,要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实现以评促长。
(作者系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运行机制优化研究〈2021SJZDA167〉阶段性成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