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具有长期的野生动植物利用及消费历史。近年来,伴随人口扩张及经济发展,不合理的消费导致野生动植物资源丧失严重,但其时空格局复杂多变,难以预测与防范。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相继出台并完善加强了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通过犯罪数据探索野生动植物消费的诱因及趋势可能是突破上述瓶颈的有效途径。
近期,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师倪庆永及团队在国际权威生物多样性保护期刊Biological Conservation发表了题为《中国非法野生动植物消费的防范受到来自空间异质性及社会经济转型的挑战》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通过收集20145条来自中国裁判文书网的野生动植物犯罪信息,论文分析揭示了国内非法野生动植物消费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社会、经济、地理及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野生动植物可得性是相关违法行为发生的主要诱导因素,伴随城镇化的深入及老龄化程度加剧,非法野生动植物消费的主要动机可能由功能性向追求精神及利益属性转变。论文证明针对违法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可以成为预测消费动机及倾向的重要工具,进而为制定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奠定基础。
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四川农业大学双支计划项目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biocon.2022.10975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