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央视网发布时间:2022/1/6 21:05:18
选择字号:
来看星星吧!中国天眼今年将向全国中小学生开放1%的观测时间

央视网消息:1月5日,中国科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中国天眼FAST的运行情况,并发布了FAST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中国天眼FAST自建成以来,运行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年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截至目前,FAST共发现脉冲星约500颗,成为自其运行以来世界上发现脉冲星效率最高的设备。其中, FAST重大优先项目“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完成了计划搜寻天区的8%,新发现了65个毫秒脉冲星,其中22颗在双星系统中,该工作执行1年半所发现的脉冲星数已经超越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15年的搜寻结果。

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新进展

此外,FAST科研团队采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在测量星际磁场方向取得重大进展,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 常进:恒星形成磁通量的难题,磁(场)怎么耗散掉?以前需要比较复杂的理论,现在发现自然而然这个磁场就耗散掉了,这也是第一次通过原子辐射的方法测量的分子云磁场,这种方法也可能成为未来测量星际磁场的一种系统性的方法。

中国天眼今年将向全国中小学生开放1%的观测时间

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科研成果,有赖于研究人员充分使用FAST这一观天利器,对宇宙孜孜不倦的探索。据介绍,2021年FAST优先和重大科学项目占总观测时间的50%。自FAST正式向全球开放共享,14个国家的27份国际项目获得批准,并于2021年8月启动了科学观测。 科研团队介绍,未来FAST将继续高质量运行,展开搜寻脉冲星、探测引力波等科学观测,并将在2022年给全国中小学生开放1%的观测时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蓝色恒星群 石油开采可能引发了英国100多起地震
赠书|用数学思维理解世界 超薄材料创造磁性之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