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自法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1/6 9:34:47
选择字号:
中国天眼已批准14个国家27份国际观测申请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自2021年3月底正式向全球天文学家开放以来,已批准中国以外的14个国家的27份国际观测申请。

北京时间1月6日凌晨,“中国天眼”又一重磅天文学研究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上线发表。科院1月5日在北京举行2022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大国重器“中国天眼”高质量开放运行及系列重要科研进展,并透露了国际观测申请情况。

科院国家天文台介绍说,“中国天眼”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近两年来,该台全力组织开展“中国天眼”高质量开放运行,第一时间成立科学委员会、时间分配委员会和用户委员会,统筹规划科学方向、遴选重大项目、制定数据开放政策、分配观测时间等,征集遴选出“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和多波段观测”“银道面脉冲星巡天”“M31中性氢成像与脉冲星搜寻”“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等五个优先重大项目,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眼”正式向全球开放共享,向全球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彰显出中国科学家与国际科学界携手合作的理念。此次征集收到来自不同国家共7216小时的观测申请,最终14个国家(不含中国)的27份国际观测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1年8月启动科学观测。

科院院长周琪院士在发布会上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天眼”运行更加稳定,效率在进一步提升,快速射电暴、脉冲星、中性氢宇宙等科研成果不断地涌现。这一系列的工作和成果表明,“中国天眼”已经成为中低频射电天文领域的观天利器,已经进入到“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新阶段。

据了解,“中国天眼”是由科院国家天文台建设、调试、运行和管理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迄今共发现约500颗脉冲星,也成为自运行以来世界上发现脉冲星效率最高的天文设备。

目前,“中国天眼”运行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年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已远超国际同行预期的工作效率,为其科学产出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基于超高灵敏度的明显优势,“中国天眼”未来将在快速射电暴起源与物理机制、中性氢宇宙研究、脉冲星搜寻与物理研究、脉冲星测时与低频引力波探测等方向,产出深化人类对宇宙认知的科学成果。(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