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学会与党同行之中国地理学会 |
传承奋斗基因 向世界一流迈进 |
|
编者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中国科协网开设“百年学会与党同行”栏目,选取9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全国学会,展现百年学会拥护党、热爱党、忠于党、追随党的成长历程,记录他们坚持把科学交给人民,用科学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1909年9月28日,张相文和地理学家白毓昆一起,走向当年在天津的河北第一蒙养院,他们身后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等百余人。一批热爱地理学的知识分子汇聚在波涛翻卷的海河边,翻开了中国地理学会艰难曲折和辉煌发展历史的第一页。
爱国是地理之首,建国是地理之本。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地理学会的会员们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万水千山,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留下了科学与人文探索的深深足迹;百余年来,他们用汗水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担当,无论在风雨涤荡的觉醒岁月,百废待兴的重启年代,激情澎湃的改革之春,还是奋勇向前的新时代,始终与党和祖国同呼吸、与时代同脉搏。
觉醒年代弘扬进步思想
1909年中国地学会在天津成立
早在辛亥革命前夕,在西方近代学术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下,以张相文先生为首的一批中国北方的进步地理学家,本着爱国的宗旨,倡导地理考察和普及地理科学知识,于1909年在天津发起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前身——中国地学会,公推张相文为会长。次年,地学会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地理学术刊物《地学杂志》。中国地学会的成立和《地学杂志》的创办,标志着舆地之学向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开端。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术期刊《地学杂志》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地学会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捍卫中华文化、捍卫中华民族独立与尊严,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宣传进步思想,参与革命活动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地学会创始人之一、首任编辑部长白亚雨为当时天津北洋政法学校史地教员,他的革命思想对学生时代的李大钊产生过重要影响。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白亚雨与其他同盟会会员一起率领滦州新军宣布起义。然而,起义不幸失败,白亚雨被捕并壮烈牺牲。1913年,会长张相文时任众院议员,因拒绝袁世凯拉拢,抵制其窃取政权,被要求归还学会会址,停止学会活动经费补助。
直到1933年张相文先生去世,中国地学会一直是推动我国地理学乃至地球科学发展的核心力量。除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外,中国地学会积极宣传进步思想,追随革命力量,参与革命活动;接受政府委托,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推动地理教育和教材建设,建立了中国早期地理教育雏形,极大地促进了地理学教学与研究。此外,1917年至1919年,中国地学会发起编纂《大中华地理志》,完成了甲编省地理志和乙编县地理志多种。
觉悟时期奠定学科基础
到了上世纪20年代,我国近现代地学先驱丁文江、翁文灏、竺可桢三位先生先后从欧美留学归国,竺可桢于1921年在东南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开始培养地理科学专业人才,从此中国地理研究中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三位先生与李四光、张其昀、胡焕庸、黄国璋等其他前辈一起于1934年在南京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并创办了高水平学术刊物《地理学报》,奠定了中国地理学学科基础,标志着中国现代地理学的蓬勃发展。
创刊时间最长的学术期刊之一——《地理学报》
这一时期,中国地理学会及其领导人团结全国地理学人,让学界同行有了自己的家园;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逢学会换届之年,同时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理事会换届;编辑出版《地理学报》;促进国际交流,建立国际交流渠道;推动了地理教学与科研机构的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学会创始人竺可桢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身旁,参与新中国建设,后来他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长达21年。与此同时,中国地理学会重要成员之一、后来同样担任过学会理事长的施雅风作为中共地下党员,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积极为组织提供科学信息和情报,为新中国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保护资料、挽留人员,为后来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奠定了基础。
与党同行任务带学科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地理科学事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0年,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北京合并,组成新的中国地理学会,开始肩负着引导和组织全国地理工作者的责任,以及推动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科学事业发展的任务。
合并后的中国地理学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亟需科技支撑。1953年,中国地理学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就提出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提高地理科学水平的任务。号召全国地理学者要积极参与祖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所必须的自然经济各方面的调查研究与地理材料的编写工作,走出了一条任务带学科的发展之路。
1954年8月,中国地理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竺可桢主持讨论中国自然区划及中国经济区划问题,之后又召开多次会议推动中国自然区划等工作。1963年11月,中国地理学会在杭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支援农业综合性年会,理事长竺可桢又提出地理学为农业服务的目标,随后多次组织开展农业区划研讨会等。中国自然区划和中国农业区划的划分与论证,对新中国前30年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学会在区域分支机构建设和专业分支机构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夯实了学会的组织基础。
党的关怀激励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后,学术团体陆续恢复活动。1979年底至1980年初,中国地理学会在广州召开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综合学术年会。这是自1963年在杭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之后时隔16年全国地理界的一次大聚会,出席会议代表300多人,交流论文900多篇。会议期间,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第二书记杨尚昆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临大会看望全体代表,并与全体代表合影留念。这次会议是中国地理学会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地理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也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地理学发展新征程,还提出了全面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倡议。
中国地理学会举行百年庆典
2009年是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促进学会事业发展,学会理事会制订了新的发展目标,即向世界一流学会看齐,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广泛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在做好多边和双边学术交流的同时,加强国际化学术期刊建设、国际化奖励谋划、争取发起组织重大国际科技计划,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跻身世界一流学会。
为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中国地理学会着力构建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系。积极参与重要国际组织活动,参与国际组织治理,搭建区域国际交流平台。2018年第四届亚洲地理大会上,中国地理学会发起创建了亚洲地理学会。广泛建立双边合作机制,先后与8个国家地理学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开展实质性活动。
另一方面,中国地理学会着力搭建学术会议与学术期刊平台。近十年来,中国地理学会组织中国地理学家参加了历届国际地理大会及区域会议,由中国主导的国际化地理学术交流平台有中日韩地理学国际研讨会和亚洲地理学大会,2021年正在筹备召开首届世界地理大会。
在学术期刊集群建设方面,中国地理学会建立了由自身主办的20种科技期刊组成的学会科技期刊方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国地理资源期刊集群。在学术期刊建设中,注重创新性和国际化。
此外,中国地理学会还着力推动会士制度建设与对外宣传。该制度将逐渐实行国际化,将为世界地理学发展和中国地理学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地理学家和各界人士发展成为会士或荣誉会士。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科协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理学会坚持以会员为主体、以学术交流为主线、以服务国家建设和促进学科发展为宗旨,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以及组织建设、人才评价与举荐、教育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
新时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0年以来,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触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生态环境保护、气候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关头,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他指出: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他还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等。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正持续推动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而作为专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地理学以及由地理学家组成的中国地理学会,必将充分认识时代赋予的新机遇和新使命,勇于担当,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以人地耦合研究为重点,分析和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当今人类社会在环境、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面临的重大问题,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和地理工作者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展望新时代,中国地理学会将进一步深入发掘地理学的学科价值。随着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原有的学科划分自然与人文二元结构已不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而这些恰恰是地理学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学科优势的体现。因此,学会将在多边和双边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全球科研计划,发挥引领作用。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逐渐走上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地理学会也将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学会行列,在科技界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
中国地理学会举办成立110周年大会 (以上图片均由中国地理学会提供)
砥砺奋进新时代,昂首阔步新征程。中国地理学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传承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基因,紧跟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树立全球眼光,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拓进取、戮力前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