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作品:“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 冯少协 油画 中国美术馆供图
8月26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的“美在科技——中国美术馆藏科技题材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就此次展览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科学探寻的真与艺术追求的美滋养着人类的心智,使人民在对世界认识不断提高当中,推动社会的发展。中国美术馆历来重视科学与艺术的美之间的关系,因为科学使世界更美,同时,艺术也将科学之美呈现在大家面前。”
据介绍,本次展览属于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之一,从中国美术馆馆藏中精选科技题材作品100余件,分为“科技人物——求真之路开拓者”“科技事件——创新征途里程碑”“科技成就——知识应用结硕果”三个部分,向观众全面展示科技、艺术和创新的关系,并着重呈现近现代以来中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吴为山表示,艺术与科学既相异又相通,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二者不可分割。一方面,科学发现能拓宽艺术创作的视野,增加艺术表现的深度;科学技术可以让艺术的表达手段更加丰富多元;科学语言还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发。另一方面,科学发现在本质上,就具有某种美学理由。“我们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建设世界,必须同时倚重艺术与科学。因为科学创造与艺术创作拥有同一个灵魂——创新。无论是艺术的呈现形式、表现风格抑或理解科学的一切现象、一切规律,无不是超越既有经验束缚的创新使然。正是通过艺术与科学的不断创新,人类的思维境界才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升华,社会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变革。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来说,创新是内在的需求,是生生不息的滋养和拥抱美好未来的希望。”吴为山谈到。
他还提到钱学森、朱光亚、邓稼先等科学家,舍小家为大家,到祖国的边陲去做试验。“这是很了不起的。没有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就没有今天的科技成果。科学家们心灵的美、精神的美、人格的美、情操的美、理想的美、奉献的美要揭示出来,所以我们通过绘画塑造这种大美。”
此次展出的作品包括油画、版画、中国画、雕塑等多种方式,风格特征鲜明,展品时间跨度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这些展品是从历次展览中发现的好作品,是自然生态的收藏,而非给艺术家的命题作文。这样的作品是艺术家内心有感而作且带有温度的作品,同时也带有时代的烙印。”吴为山告诉《中国科学报》。他希望通过展览,观众能感受科技工作者的潜心致研、服务社会、传播真知的生命意义;理解科技事件和科技成果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及人民幸福之间的表里相依;欣赏艺术家们为表现科学之美而创造的艺术之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