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科技救国的历史使命,新一代的青年学子们要接好接力棒,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勇攀科技高峰,矢志建设科技强国。” 7月26日,在中国科协主席与北京大学生见面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现场勉励200余名青年学子要牢记“祖国的呼唤就是使命”,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重点活动之一,本次见面会以“青年·科技·未来”为主题,万钢与大学生们围绕如何实现科技报国和人生理想、怎样处理科研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如何实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如何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找到真正的市场以及怎样面对人生挫折和失败等问题进行了亲切交流,与大家分享了在科研攻坚、出国留学、报效祖国等方面的人生经历,给予大家悉心指导、殷切期待和热情鼓励。
“我们在求职路上遇到多种多样的选择,青年学生该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现场一位学生向万钢求教。
万钢表示,立报国之志,是大学生的心之所向。面对多元化的就业形式,学子们要抵挡住诱惑,注重夯实基础、增强能力、拓宽视野。要学深学透,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未来学习任何一个专业,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会受益一生。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在实践中创新创业的问题,万钢指出,大学生拿着毕业证书走向社会,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工作岗位上,“就是第一次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对有志于投身科技创新的大学生而言,应先夯实专业基础,将核心的理论性知识研究明白,再聚焦根本性的问题,努力做出颠覆性的、影响未来社会主流技术发展的创新。同时,青年学子们还要多接触社会,增加人生阅历,为创新创造涵养灵感。
“我被拒绝的论文比我发表的论文多,不要灰心丧气。”在谈到“因论文投稿被拒而导致自信心受挫”的问题时,万钢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鼓励大家,每一次做科研、写论文,可能都会面对失败,认真总结失败的教训,找出原因,不断改进,就是最大的成果。
“年轻人最大的优势是年龄,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每一次挫折都会为未来发展积累经验,不要灰心,努力一定成功!” 万钢说。
见面会前,万钢参观了北京科技大学校史馆以及北京科技大学创新成果展。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等出席见面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