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20 10:59:48
选择字号:
《中国肝癌诊疗发展历程》发布

 

张必翔、陈孝平、樊嘉、沈锋(从左至右)为新书揭幕。(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供图)

 

前不久,《中国肝癌诊疗发展历程》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该书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副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教授沈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必翔教授出席现场发布会,并共同为新书揭幕。此外,该书副主编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教授滕皋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教授秦叔逵。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新发肝癌病例约占全球新发病例数的45%。为了全面回顾肝癌综合治疗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与广大临床同道分享肝癌诊疗经验,提升我国的肝癌整体诊疗水平,国内肝癌领域的多位著名专家共同编写了《中国肝癌诊疗发展历程》。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通过手术的方法治疗肝癌,且手术中出血量大,手术前需2000 ml备血量,死亡率高,效果差。而到今天,我国肝脏肿瘤外科手术技术明显提高,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效果明显提高。至今,中国肝癌诊疗水平已得到高速发展,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肝癌诊疗发展历程》是对中国医疗史、肝癌诊疗发展史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是对先辈的慰藉与缅怀;同时也为后人认识中国肝癌诊疗发展长路上点点滴滴提供机会,激励后人潜心钻研,传承匠心精神,造福更多病人。”陈孝平说。

当下,肝癌外科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已经得到蓬勃发展,其中靶向、免疫治疗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果。陈孝平期望,肝癌诊治把握好提前预防、早诊早治以及精准治疗三个关键点,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目标贡献力量。

樊嘉肯定了我国肝癌诊疗水平所取得的成就。他表示,随着以磁共振成像(MRI)为代表的医学影像检查和以分子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CTC)为代表的精准检测等肝癌诊断被临床广泛应用。肝癌诊疗方式正朝着精准化、个体化方向发展,靶向、免疫等精准治疗手段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樊嘉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提升早诊早治率,优化肝癌病人的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严格遵循规范化诊疗,提升精准治疗水平,不断推出适合中国人的肝癌防治方案,全面开拓中国特色的肝癌战略发展之路。

谈到新书,沈锋认为,该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详实、客观地记录了中国肝癌诊疗发展岁月里历史性、标志性的诊疗进步成果。他表示,该书的出版在中国肝癌诊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对中国肝癌诊疗发展之路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中国乃至世界肝癌领域献出的崇高赞礼。

而在张必翔看来,该书的最大亮点是讲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肝癌诊疗发展历史,突出的是中国肝癌发展的特色,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肝癌诊疗方式。从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小肝癌的研究,到大肝癌、巨大肝癌以及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等等,使国外的专家学者、国内青年医生了解中国肝癌的外科治疗亮点与中国的肝癌发展历程,向世界展示我国的肝癌治疗水平的领先地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