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超凯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6/26 14:22:13
选择字号:
矢志航天铸重器 7名航天人讲述长征、北斗等大国重器背后故事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 郭超凯)在中国共产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5日在北京举行新时代航天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

来自航天科技集团所属单位的7名报告人,围绕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北斗导航卫星、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高能固体推进剂、风云卫星和遥感卫星、彩虹无人机、光伏背板等大国重器和重点产品背后的故事,带观众回顾了研制攻关过程中发生的感人事迹,讲述了中国航天人爱党爱国、矢志航天的博大情怀。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特意为本次报告会录制了视频。他在视频中激励广大青年航天工作者“要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当好航天事业传人,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在中国航天的发展道路,有这么一群人——十余载牧火驯天,万钧雷霆铸巨箭,托举航天强国梦;908天含泪奔跑,枕戈饮胆圆断箭,艰难磨砺勇向前。他们历经十年艰辛,让中国航天诞生了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他们与时间赛跑,搭建着中国人追求月球、火星和空间站的梦想天梯。

跟随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报告人的讲述,观众来到了中国当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的面前。当前即便在世界航天的舞台上,长征五号也是当之无愧的强者。截至目前,它已经成功将嫦娥五号、天问一号、空间天和核心舱成功送入了太空。

北斗团队同样是一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赢了一场场硬仗的队伍。26年,44次发射,59颗卫星,中国“北斗”跨越经纬,纵横天地,撑起了民族的脊梁。北斗导航卫星团队与各方力量一道,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完成了北斗一号、二号、三号建设,撑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航天发展,动力先行。在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一群人被称作“高能训虎人”,在探索易燃易爆高能量固体推进剂的征程中,这群刀尖上的舞者们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从十几克原材料突然爆炸使两位同志当场牺牲,到把公斤级的原材料成功运输到20多公里外的试验基地,再到实现了某高能推进剂全尺寸发动机演示验证圆满成功,再到从一种全新的高能量密度材料开始新的征程。四院的“高能训虎人”紧盯“更高能量”目标,默默开始了新一代高能推进剂的探索。

“生命最后一刻,他抬手指向天空。”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的报告人带来了魏锺铨的感人故事。2019年10月3日20时58分,高分十号卫星工程总师魏锺铨同志在太原执行任务期间,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从“风云”到“遥感”,他把一生献给了浩瀚的星空。

在六院搞发动机,刘站国便与发动机同频共振。他三进ICU,两下病危通知,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用生命的维度架设起液体火箭发动机星辰逐梦的长梯,铺设起新一代运载火箭宇宙建功的浩瀚征程。刘站国抚养大了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又扛起了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重任。

在十一院,彩虹无人机有一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他们是无人机国际事业部执行彩虹无人机国际项目的青春奋斗者。如今,彩虹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反恐作战,起到维护地区和平的重要作用。团队成员们也常常伴着星星和月亮,为每一次飞行保驾护航。

在乐凯,也有这样一名奋斗者——李华锋。在乐凯集团陷入空前生存危机的关键时刻,是他临危受命,扛起了新产品研发的重任。从无人问津的行业新兵,到销量前三的业内先驱;从不断碰壁的各项难题,到世界第一的透明背板;从寥寥可数的订单份额,到年入10亿,最终撑起了公司半壁的江山。

中国航天在65年的峥嵘岁月里,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已载入伟大祖国的史册,汇入了民族精神的长河,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在航天精神的感召下,演绎出了一个个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故事。(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