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野生植物驯化为人赖以生存的栽培作物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揭示作物驯化过程中一些重要性状发生改变的分子机制不仅有助我们认识从野生植物到栽培作物的演化规律,也为现代作物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水稻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驯化最早的作物之一。稻属含有两个栽培种,即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它们分别由亚洲的普通野生稻和非洲的短舌野生稻驯化而来。无论是亚洲栽培稻还是非洲栽培稻,在驯化过程中形态、生理特征、环境适应性均发生了深刻变化。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孙传清教授团队在《作物学报》在线发表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水稻驯化过程中一些重要性状演变的分子遗传机制,讨论了野生稻在现代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该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从野生稻匍匐生长到栽培稻直立生长、落粒性丢失、穗型改变及产量增加、芒变短或消失、颖壳及种皮颜色改变、休眠性减弱、地域适应性扩大等演变的分子遗传机制等;另外对水稻驯化研究领域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水稻驯化的研究和应用做了展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j.2021.02.00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