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宇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5/21 14:05:11
选择字号:
东华大学助力中国花博会让生活更美好

 

百花盛开的新中式“江南园林”、人工智能的花卉展演、与花共舞的东华“小白鹭”……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5月21日在上海崇明开幕,东华大学凭着匠心的设计艺术与飞扬的青春激情向人们展示出一幅徐徐展开的“花博画卷”。

百花“江南园林”中“看尽长安花”

本届花博会布局了复兴馆、世纪馆等6馆,其中的百花馆犹如一片美丽的树叶融入鲜花绿丛中,与大地牡丹相映成趣。而占地400多平方米的百花馆——“中国花文化主题馆”又是其中“灼灼其华”的代表。

来自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的周之澄师生团队,承接了花文化主题馆的展陈创意设计与搭建实施工作。最初,摆在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就是怎样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展示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花文化。

花文化馆的设计从开始到最终定稿前后历时8个多月,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与完善。项目从方案到落地,涉及疫情影响、场地工期、场馆建设时序、内部设计简化等大量现实问题,很多时候,团队成员都是白天忙着讨论、协调,晚上抱着电脑通宵画图。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在“东海瀛洲”上建起了一座百花盛开的新中式“江南园林”。

白墙黛瓦、拱门回廊、楹联额匾……花文化主题馆的设计以中式为总基调,现代简洁风中糅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绵绵古意。空间色调素雅无匹,缟白、墨色、木色清朗秀致,自然的木纹亦以简雅为意。半开放式空间布局步移景异,隔墙将分区自然分开,看似独立又相互联系,各区域情趣各异,协调自然,错落有致。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凌寒独自开的梅花,战地分外香的黄花,四月山寺始盛开的桃花,还有梦不尽的绿肥红瘦……中国花文化已经渗透在国人的生命与民族精神之中。

可赏、可嗅、可品、可尝、可感……花文化主题展馆以“花品”“花影”“花语”为三大主题,展馆的主题动线贯穿了花卉文化从萌芽到未来的发展脉络。相较于其他展馆,花文化馆则较少采用花卉实物,更多的是通过花卉艺术展品和展陈设计来突出人类与花卉之间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除传统展示、展陈手段外,场馆通过交互设计、投影技术、场景营造等设计方式,构建出一个沉浸式花卉文化体验区域。在现场,观者越过全息投影,就会被人工智能感知,当人们触碰影像花卉的时候,花朵也会随之摇曳。

从“进博”到“花博”,“小叶子”化身“小白鹭”

从进博会的“小叶子”到花博会的“小白鹭”,东华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薛梦凡在志愿服务中见证了上海发展的足迹,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作为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志愿者上岗宣誓暨党团组织成立仪式上台接受授旗的志愿者代表之一,她说:“从普通的进博会志愿者到花博会的学生负责人,从在台下参与进博会的上岗宣誓到今天在台上作为代表接受花博会的授旗,3年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经历让我不断成长,更让我看到了每个城市的发展背后的青年力量。”

“我长在崇明,我想为崇明做些什么。”东华大学服装表演专业的陆凌雨是土生土长的崇明“小囡”。“作为一名小白鹭,我想服务好花博,也更期待通过花博能让更多人了解崇明,感受崇明的魅力。”她很骄傲能有这么一场国际性展会在自己家门口召开。

自今年2月份启动花博会志愿者招募以来,共吸引了1000余名同学报名,经过层层选拔,144名同学如愿成为“小白鹭”。从首届进博会到今日的花博会,从凌晨3点的国家会展中心到130公里外的花博园区,东华大学志愿者们的身影遍布申城的各个大型赛会。学校也以社会服务为生动教材,让志愿者在参与中有所收获,更有所成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