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会现场
“希望更多专家加入到保护与研究那些流失在民间的辽宋时代中医古籍队伍中,进而为古代中医古籍的抢救工作提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5月7日,在北京医院举行的“辽代中医古籍的抢救、校勘与出版”课题启动会上,该课题负责人、北京医院药学部原副主任杨莉萍教授表示,该课题于2020年底获得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支持,启动经费6万元,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完成相关工作。
据了解,该课题主要针对新发现的一批东北亚古籍展开抢救性研究。这批古籍经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鉴定,确认有前人未曾发现过的辽代中医古籍,包括北宋皇帝送给辽国皇帝的一批医书。这批古籍存量较大,所包括的医书不仅版本早而且多数为手抄本,其中还有大量的插图。从医学和历史角度都极有研究价值,急需抢救和保护。
在启动会现场,课题组还展示了部分医书真迹,包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脉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新修本草》《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等的纸版、绢版和雕版。
与会专家表示,这批辽代中医古籍数量多、保存完整,还包含大量精美的图示,不仅有四大经典完整版的纸版,还有绢版和雕版,以及现在没有的经典医书,这是一件令人激动的再发现和抢救工作。
“抢救中医古籍,刻不容缓。”杨莉萍表示,课题组正是将个人行为的抢救工作纳入国家课题,也希望能推动将个人收藏行为转化为国家对文物的保护行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