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子影像远程互联融合创新中心在沪揭牌 |
【联核】云平台正式发布 |
近年来,各大医院开展核医学工作的科室数量正逐年增加,行业面临多维度的机遇与挑战,国内东西部医疗资源相对发展不均衡,部分医院虽已开设核医学科,但所能开展的诊疗项目却有限。与此同时,核医学从业人员培训周期长,复合型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缺口依然较大,制约着我国核医学的发展。如何破解这些困境?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牵头单位,与联影集团共同合作的分子影像远程互联融合创新中心在沪揭牌,10家全国基层医院成为首批“分子影像远程互联融合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中心下设的【联核】云平台亦同时发布。
今后,通过业界首创的【联核】云平台,成员单位的疑难病例可实时上传,患者将能在家门口享受国内核医学领域顶级专家的云端诊断。不仅如此,【联核】云平台还可提供云端业务协作、云端教育培训、多中心科研等多种服务,为核医学从业人员,特别是复合型核医学人才优质培养提供了新模式。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临床核医学工作的单位之一,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在摸索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除常规研究生培养外,科室还连续六年举办面向全国的公益性培训活动,为国内核医学培养了百余名技术骨干,为基层医院培训医、技、护300余名。即便如此,偏远地区患者仍很难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当地医院的核医学科室及人才实力还相对薄弱。【联核】平台的建立,正是为了辐射更多地区、培养更多专业医师,为老百姓带去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据悉,该平台依托联影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医疗平台,打通国内核医学诊断、质控、教育、科研资源,全方位联动,共享创新资源。同时,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大量规范化的病例资源将与联影U课堂“双剑合璧”,为成员单位定期开设影像学知识、临床病例解析、常见病及多发病诊断思路等课程,分享大量宝贵临床实践经验,为提升成员单位医师的临床操作和诊断水平做出应有贡献。
医疗创新离不开医院和企业的精诚合作,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介绍,早在2014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与联影确定战略合作关系,建设了华东地区唯一的国产医疗设备临床应用示范基地及精准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共同探索“医、研、产”创新模式。
“此次分子影像远程互联融合创新中心揭牌及【联核】云平台发布是‘医研产’合作模式良性循环的体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表示,今后,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在各自专业领域中的最大优势,努力为患者及其家庭、广大社会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便捷医疗服务及多层次医疗保障解决方案,提升中国医疗健康的服务水平,并以科技赋能医疗健康行业,为国家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
据悉,通过【联核】云平台,中山医院核医学科可链接9省10市,远程高效赋能基层医院,提升基层医生诊断及临床服务水平,未来还将与更多医疗机构云端链接。“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平台将会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诊断,也会为专业医师的技能培养提供更有力支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石洪成表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