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届中国科普游戏大会在沪举行 |
《科普游戏产业发展宣言》发布 |
《科普游戏产业发展宣言》发布 上海科技馆供图
4月10日,主题为“科普产业的创新与变革”的中国科普游戏大会在上海科技馆举行。本次大会是我国科普游戏领域的首届高峰论坛,聚焦科普游戏的再定义、实践场景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科普游戏产业发展探明方向。会上,发布了《科普游戏产业发展宣言》。
作为本届大会重要会议成果之一,宣言强调,要认同科普游戏的科普和教育目标,平衡科普游戏的科学性及娱乐性,构建博物馆全场景、可互动、深度学的体验空间;开展科普游戏的系统性研究,突出科普和科学教育核心功能,构建多元融合的科普游戏研发体系,培养高层次的开发者,推动科普游戏规范化发展。
什么是科普游戏?简单而言就是科普+游戏。正如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副部长廖红所说,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借助游戏的魅力,激发人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是科普发展中一项开拓性的工作。
当前中国科普游戏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中还存在制作难度大、市场回报率低、缺乏行业标准和扶持政策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表示,不要把游戏发展成另一种“教科书”。科普游戏不仅要有科学家参与,还要把艺术家、商业经营管理人、剧本创作人等也带进来,让科普变得有趣又有挑战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提醒,“过犹不及”,科普游戏要让玩家自愿性地、非功利性地参与,并有一定的防沉迷措施。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推动科普游戏开发,加大科普游戏传播推广力度”。 2018年,游戏产业已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和文化融合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游戏行业成为文化输出的排头兵。当今游戏产业已经拥有足够的规模,急需进一步拓展游戏业务领域。科普游戏作为科普产业的一种新型业态,是场馆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据悉,上海科技馆近年来积极调动馆内外资源,持续开展科普游戏的探索和尝试,开发了《拼图寻鸟之旅》《摩擦力精灵》《鼠的生态学功能》《探索鲸奇世界》等近30款科普小游戏应用在展览及教育活动上,全方位、多维度地开启了科普场馆探索推动科普游戏工作的先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