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梨萍 来源: 澎湃新闻发布时间:2021/4/7 23:09:30
选择字号:
《自然》刊发新冠新研究:一种抗寄生虫药或能预防肺细胞融合

新冠疫情发展至今,除疫苗之外,全球的一些科学团队仍在致力于寻找抗病毒药物,老药新用是筛选候选药物的思路之一。

当地时间4月7日晚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加快评审文章”(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形式在线发表了由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帝国理工学院、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等团队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题为“Drugs that inhibit TMEM16 proteins block SARS-CoV-2 Spike-induced syncytia”。

研究发现,一种常用于治疗绦虫感染的药物,即氯硝柳胺(Niclosamide),或有助于预防COVID-19患者肺部形成非典型的融合细胞。该项研究的通讯作者为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Mauro Giacca教授。

研究团队提到,COVID-19是一种具有独特特征的疾病,包括肺血栓形成、频繁腹泻、炎症反应异常激活和肺功能快速恶化,并伴有肺泡水肿。截至目前,这些发现的病理基础尚不清楚。

在这项研究中,Giacca及其同事研究了2020年3月至5月期间死于COVID-19的41位患者肺部的死后样本。他们发现,COVID-19患者肺部感染的肺上皮细胞形态异常,常常会融合在一起。其中一些融合细胞(也称为合胞体)含有超过20个不同的细胞核。

研究认为,这些合胞体的产生是由于SARS-CoV-2刺突蛋白(S蛋白)在细胞膜水平上的激活,这一融合过程受到S蛋白的介导,S蛋白能引发钙振荡并使名为TMEM16F的蛋白活化。

基于这些观察结果,研究团队筛选了3000多种已经临床获批的药物,寻找哪些分子能抑制这种刺突蛋白诱导的细胞融合。

该研究筛选出了83种药物,并对43种还能防止病毒复制和细胞损伤的分子开展了进一步实验。其中,抗寄生虫药物氯硝柳胺是最有效的分子之一。氯硝柳胺开发于上世纪50年代,最初是作为对付钉螺的杀螺剂,之后被批准用于治疗人体的绦虫感染,已知对多种病毒具有杀灭活性。

研究称,氯硝柳胺能在实验中抑制病毒复制,减弱能表达S蛋白细胞的钙振荡,抑制TMEM16F的活性,并防止S蛋白诱导的合胞体的形成。

研究团队指出,已知能抑制TMEM16蛋白家族其他成员的药物在这些实验中也表现良好,或能针对治疗COVID-19的作用展开进一步研究。

论文链接:https://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491-6

相关专题: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