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接下来的五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要如何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拓展自身的同时又为其他领域发展助力?为此,本报连线采访了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付英波。
付英波
《中国科学报》:在你看来,人工智能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支撑作用?
付英波:人工智能(AI)这艘产业旗舰正在驶向更深的蓝海,相关技术更为深刻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和产业的场景中。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各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效率和智能化程度,如飞轮般带动各要素相互作用,良性互动不断向前演化。
人工智能为数字经济带来先进生产力主要围绕三个着力点:一是推动AI产业化,用AI夯实数字经济的底座;二是促进产业AI化,推动AI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三是加速AI治理,推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已来到下半场,不仅需要互联网应用层嵌入更多的“互联网+”技术,更需要AI生产力的底层系统,如城市级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为更多的产业与行业赋能,实现数字智能化。
《中国科学报》:你认为人工智能新基建将为我国未来带来哪些发展变化?
付英波:从中国经济交出的“成绩单”来看,新基建功不可没。在新基建浪潮的推动下,AI、5G、云计算交织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场景、新行业和新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力点。
作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是1到10000的过程。它突破了传统基建模式,以技术发展为原点,以此衍生出大量新场景。新场景的涌现也在激发人工智能企业把目标聚焦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需求”上,将新基建与传统产业融合,并不断降低应用门槛,加速新技术、新应用在各种场景的落地。
以我们的探索为例,在推进人工智能新基建的过程中,以算法和数据构建底层系统和底层技术,打造人工智能生产力平台,并开源其深度学习框架,不断降低企业算法开发和使用AI技术门槛,打造产业生态,实现AI产业落地的场景突破。
虽然还面临诸多挑战,但可以看到,令人欣喜的改变正在智慧城市、智慧物流等领域生根发芽,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
《中国科学报》:纲要草案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多处关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各产业融合的内容,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界人士,你对此有哪些感受?
付英波:纲要草案对于人工智能乃至更广泛的数字技术相关产业来说,都是重大利好。同时对于各个产业和实体经济分享数字技术红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中国科学报》:“融合”一词多次出现在纲要草案和政府工作报告中,你对它背后所代表的含义作何理解?
付英波:以我所在的行业为例,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是“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十年的重大机遇——人工智能企业要在各个物理空间里,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要将人工智能注入到各个产业应用场景中,并不断沉淀与迭代,最终实现其智能化。
展望得更遥远一些,物理世界将被完全数字化: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一定是基于场景空间、以人为核心、软件硬件相结合的网络。实现完全数字化后的物理空间将大大提升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人,释放出人的价值。
《中国科学报》:有代表建议“鼓励传统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引导科技创新型企业提前参与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对此你怎么看?
付英波:树立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样板的做法值得鼓励。建议聚焦业务需求迫切、信息化基础良好的领域,加速解决方案落地,遴选典型案例示范推广,着力推动产业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产业体系生态化等数字业务发展,支持智慧园区、智能管理与服务、智能产品与装备、智能供应链与物流等领域先行先试的行业用户。
《中国科学报》:人工智能领域距离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还存在哪些挑战?有哪些破局之道?
付英波:首先,AI算力不足限制政企数字化转型进程。目前AI算力成本高,企业开发AI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费用,城市主体和传统企业部署AI应用也需要大量投入。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城市和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造成智慧城市不“智慧”,AI技术红利得不到充分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也难以在各行各业快速推广开来。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打造“新一代AI 生产力平台”等做了积极尝试。另外,我认为还需搭建新型AI人才体系。一家AI企业不仅要有AI技术研发人才,还需要大量具有行业经验的人才。为此,AI企业需要搭建新型的人才机制和体系,确保不同类型的人才相互融合、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技术到行业解决方案的快速落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