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3/10 9:23:05
选择字号:
王容川代表:提升科研人员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高校院所掌握着大量的科技成果,为什么从事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原所长王容川告诉《中国科学报》,从实验室里的技术发明到应用开发、中试放大、批量生产,达到各类检验标准、满足企业用户需求,这是高校院所和企业两头不愿沾的中间地带。

科研人员认为,成果的学术内涵在早期已被揭示和公布,之后难以得到研发资金投入,缺乏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企业用户则认为,这些成果尚未形成可赚钱的产品,自己得不到盈利却要承担创新风险。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把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也是科研人员应尽的义务。高校院所如何提升科研人员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王容川建议采取如下举措:

一是改革科技评价体系。推动高校院所完善科研人员分类评价制度,对主要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工作的科研人员,把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为科研人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

二是加强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实行技术经理人聘用制,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引导专业人员从事技术转移服务;建立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市场,集聚成果、资金、人才、服务、政策等创新要素,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活动。

三是强化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改革优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系。优化专利和商标审查流程,拓展“专利审查高速路”国际合作网络,提升知识产权质量。

四是营造有利于技术转移的社会氛围。针对技术转移过程中高校院所等单位领导履行成果定价决策职责、科技管理人员履行项目立项与管理职责等,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完善勤勉尽责政策,形成敢于转化、愿意转化的良好氛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征集|2024基金放榜!你杀出重围了吗 1吨月壤可产50人1天饮水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