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要推进并落实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也需要相关的科学研究。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认为,创设专门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高等学校是其有效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生态文明哲学社会科学、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生态环境法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与政策、绿色发展工业过程和绿色技术创新、生态与生态系统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科学与工程、生态文明建设信息与数据等专业领域,进行专门的、综合性的人才培育和科学研究。
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创设了诸多以“XX工业大学”为名高等院校,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创设冠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高等院校。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到当前阶段,一方面需要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和研究机构,进一步推进其系统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地普遍有意愿新建高水平大学。在此背景下,创设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大学,具备其可行条件。
建议将创设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高等学校,纳入国家2035年远景规划之中。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层面可先行筹备创设一两所“国字头”,并冠名“生态文明”的高等院校。同时,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部门,可联合教育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先进省市区,设立部门主管的高等院校,通过整合具有较好研究基础的高校、研究机构的方式来推动。
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可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等中长期目标,包含相应的各类人才需求方案。此外,在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国家公园的体制机制构建中,可把“创设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高等学校”作为内容之一。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可通过创设专门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高等学校的方式,整合流域内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力量,探索相关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区域协同机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