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至15日,中国地理学大会福州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国地理学界碳中和科技行动福州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该宣言倡议全国地理学界聚焦6个方向,发挥地理学的战略支撑作用,全力融入和服务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宣言》倡议,加强碳中和人才培养,支持地理人才为碳中和做出历史性贡献。引导若干地理学机构加快建设碳中和学院和碳中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碳中和相关交叉学科与专业建设,加快制定碳中和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批碳中和相关一流本科专业,探索开设碳中和通识课程,将碳中和理念与实践融入地理学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类平台、课题、项目等载体,培养专业化、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和交叉学科人才。
强化碳中和理论研究,支持地理研究不断丰富碳中和科学内涵。将碳中和作为地理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充分发挥地理科学的区域性、综合性和人文-自然跨学科优势,加强碳排放监测、核算与减排评估,加强气候变化下的生态系统安全、重大风险识别与人类活动适应机制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减缓、经济增长转型、社会运行体系优化等的多学科研究,系统揭示海洋和陆地碳汇格局、增汇机制及其与气候系统的互馈机理,在部分碳中和重要研究方向上建立地理学分支学科体系。
提升碳中和创新能力,支持跨领域合作以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打破学科藩篱,推动地理学与大气科学、地质学、地球化学、海洋科学,以及环境科学技术、生物学、农学、林学、能源科学技术、核科学技术、
、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交流与协同攻关,着力推进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碳中和工作与环境、社会、经济等的系统理论研究等新型交叉科学、融合科学研究范式,共同发展碳中和科学/工程理论基础,共同探索碳中和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其科学理论和关键科技问题,共同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加快碳中和成果产出,支持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的成果转化工作。系统布局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科技企业建立产教研融合创新平台,联合地方建设碳中和领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学院,构建碳中和技术发展产学研全链条创新网络,促进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碳中和关键技术集成优化,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实现碳中和相关创新成果的高效率转化应用,支撑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转型。
加强碳中和战略研究,支持面向2060年的系统性战略规划布局。鼓励有基础、有优势的地理学研究机构加强碳中和战略研究,建设碳中和战略研究基地,打造碳中和高端智库,为我国做好碳中和工作提供决策支撑。积极推动组建碳达峰碳中和地理学界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联盟,瞄准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产业体系和社会系统的全链条、全过程、全谱段进行战略规划布局,为绿色低碳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示范社区、示范城市(群)提供技术支持,着力提高不确定性情境下行业、区域和全社会深度脱碳的韧性和可靠性。
推进碳中和全民教育,支持建立全社会参与的碳中和行动体系。在加快丰富地理学专业碳中和学科体系与科学内容的同时,将地理课堂作为重要的教育宣传窗口,提高中小学生的碳中和科学认知和参与能力。联合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媒体和企业等各相关方,利用或新建多种通道和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绿色发展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共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建立全民共同参与的碳中和行动体系。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高温热浪和极端天气等气象灾害,正在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且这种影响日益增重。”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说,“中国提出‘双碳计划’,不仅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应对的国家战略。地理学界有责任和义务率先行动起来,从而引领全社会共同行动。”
会上,中国地理学会、福建师范大学与人民网文华贞观联合共建的“全国高校地理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揭牌。该中心将深入挖掘地理学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建设一批融入思政教育功能的示范课程,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的地理课程思政教师和团队,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地理课程思政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和挖掘一批全国性的地理学课程思政野外实践基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