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19 11:22:18
选择字号:
多国科学家在线共商空间技术和平利用解决方案

 

大会联合<font class=

大会联合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秘书长让·米歇尔·康坦致辞(主办方供图)

11月18日,2021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以线上形式在北京开幕,共有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科学家、宇航员、企业家、教育家、金融家等,围绕空间领域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在线共同探讨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吸引了全球63.55万人次在线观看。

大会联合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秘书长让·米歇尔·康坦表示,在全球应对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召开此次研讨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这是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后,全球首个专题研讨空间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会议。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吴燕生在线出席大会并致辞。他表示,中外与会嘉宾就气候变化这一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进行研讨,推动空间技术产学研融合,是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期待与会专家汇聚思想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在致辞中说,自2018年首届大会举办以来,每一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参会人员利用研讨会这个平台,共同探讨空间技术和平利用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太空技术不仅造福人类健康,还包括宇宙和环境。”大会执行主席、国际和平联盟(太空)执行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天怡表示,“绿色空间”既是本届大会新增的核心议题,也是响应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实际举措。

大会联合主席、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主任克里斯蒂安·费施廷格表示,“绿色空间”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主题的设定非常务实,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俄罗斯科学院航天研究院院长助理尤里·奥佐洛维奇认为,可持续发展与风险评估是空间科技合作的创新机遇。

空间技术应用于人类健康是历届研讨会的重点。今年受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有关太空健康的话题显然更加重要,研讨也更加务实深入。

国际宇航科学院 学部主席、北京理工医工融合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邓玉林表示,本届大会来自中国、俄罗斯、德国、瑞士等国的航空医学家,重点就微流控芯片与生物制造技术、空间心脏技术、空间食品生产安全技术、生物制造与空间3D打印技术等内容进行专题发言,同时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人类健康应用组织线上圆桌讨论。

美国航天基金会高级副总裁史蒂夫·艾森哈特表示,创新正在改变人们生活的方式以及我们应对最紧迫挑战的手段。科学家们用他们的智慧、用空间技术的力量帮助我们应对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全球性挑战,守护人类健康。

据悉,大会主办方已与国际宇航科学院签署协议,创建国际太空创新研究院,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先进的、有潜力的空间技术转化为产业实体,并将从本届大会开始建立“空间科技应用与转换创新明星企业与项目评选平台”。

对此,欧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易思乐认为,中小企业是空间技术和平利用的中坚力量。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电子商会、欧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英国科学技术设施理事会等有关负责人,围绕中小企业在空间技术和相关民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机遇及其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了专题讨论。

本届大会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电子商会、国际和平联盟(太空)共同主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