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对我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开展以来,已取得一系列成果。青藏高原保护地球系统科考平台已初步建成,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科学考察正在开展。
在人口最密集的拉萨河流域,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队员们正在进行地球系统多圈层的观测研究。这个区域受到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因此,这部分的研究工作对整个青藏高原尤其重要。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 安宝晟:我们选取这个流域(拉萨河流域)上游、中游、下游开展了长时间的科研观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揭示这个区域的环境变化规律,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拉萨河流域,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了气象、冰川、水文、生态、环境等综合观测系统,并开展了修复治理。科考队在拉萨河1号(廓琼岗日)冰川区成功实施2次人工增雪保护试验开展冰川公园保护工作,减缓气候变暖造成的冰川消融。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 安宝晟:通过科学的观测,科学的规划,科学的管理,科学的保护,服务整个青藏高原的区域高质量发展。
青藏高原是13条亚洲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安全屏障,被称作亚洲水塔,青藏高原高耸的地形塑造了今天的中国和亚洲气候环境。地球系统的六大圈层齐聚于此,其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关系着中国及“一带一路”地区众多国家的水资源安全。
科考队员们首次估算了亚洲水塔的冰川水储量、湖泊水储量和主要河流径流量总和超过9万亿立方米。预估21世纪末如果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情况下,青藏高原将升温2.1℃,亚洲水塔冰川将消融三分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 姚檀栋:它是调节全球水资源变化的水塔,把这个亚洲水塔的水量搞清楚,我们就心里有底了,同时为以后的全球生态环境保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科技支撑。
五年来,围绕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等十大科学考察研究任务,第二次青藏科考进行了多圈层,多学科,全要素的综合研究。采用了系留浮空艇、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直升机等技术手段,初步建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地球系统科考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 姚檀栋:这个是我们整个第二次青藏科考最先进的科考平台,它是地球系统多圈层综合观测的一个大体系。从大气圈、冰冻圈、水圈、生态圈、岩石圈、人类圈,所有这些圈层的过程,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在同一时间把它能够完整地记录下来,它是怎么变化的,这就为我们整个青藏高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的地球系统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科技示范平台。
未来,第二次青藏科考将持续产出重大成果,将科考做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重大标志性科学工程,服务于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服务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