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0/16 8:06:59
选择字号:
陈发虎院士:青藏高原助力实现碳中和潜力巨大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生态系统类型丰富,自然保护地占区域面积的40%以上。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可以为实现“碳中和”发挥哪些作用?

“国家碳中和任务艰巨,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大局中的重要力量,青藏高原所在区域可以最大程度挖掘自身潜力,可以显著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10月14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表示。

《中国科学报》:青藏高原所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如何?

陈发虎:实现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科技支撑从未缺席。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牵头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正在对青藏高原的水、生态、人类活动等环境问题进行考察研究,一些科考成果已获得实施应用。通过分析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提升民众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度,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中国科学报》: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设立,对青藏高原所在区域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作用?

陈发虎: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它的成立意味着对生物多样性实行更系统和更有效的保护,为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更高平台、创造了更大机遇,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聚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构建,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全覆盖,统一的生态管护模式基本确立,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做到了增水增绿增和谐,有效协调了牧民脱贫致富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关系,促进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进一步提升青藏高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三江源国家公园这一系列强有力的生态保护措施,毫无疑问将持续增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预估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将在2060年吸收1.9-2.3亿吨CO2,比当前增加近1倍。

《中国科学报》:青藏高原碳排放量现状如何?

陈发虎:明确青藏高原碳中和的现状与碳汇潜力可以为国家实现碳中和、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从碳排放的角度,青藏高原区域是国际生态文明的典范区,碳排放总量约为1亿吨CO2,不足全国1%,但居民生活消费所生产的间接排放量较高,未来仍具有减排空间。

《中国科学报》:青藏高原暖湿化背景对生态系统碳汇产生什么影响?

从碳汇角度,青藏高原碳汇每年约1.1亿吨CO2,生态系统碳汇大于人为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汇总量的10-16%。过去100年来,青藏高原14块样地平均树线上升了29米,未来青藏高原将持续暖湿化,可能促进植被生长,青藏高原自然固碳能力持续增强。同时,青藏高原的水、光、风、热等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大,也是服务国家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选项。

《中国科学报》:青藏高原地区如何实现碳中和?

陈发虎:目前我们认为比较可行有效的增汇措施包括:通过自然保护地保碳增汇和通过青藏高原生态工程建设增碳促汇。

例如可以依托绿色农牧业发展,通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秸秆资源化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可最大限度减少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又如,依托生态旅游和文化等产业发展,探索绿色转型、节能减排的新业态,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建设居民低碳排放新路径。

此外,虽然青藏高原可再生能源开发面临开发难度大、投入高、电力和资源输出的基础设施薄弱等制约因素,但潜力巨大,水能、光能、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44亿千瓦,目前开发比例仅2%左右。青藏高原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将在全国碳中和任务布局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报》:青藏高原实现碳中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有哪些积极意义?

陈发虎:青藏高原实现碳中和会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系统保碳增汇会对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直接的正向影响。比如三江源-羌塘高原区这些地方生态环境脆弱且独特,我们在这里建立典型自然保护区,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可持续的同时,也保护了这里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多样性。实际上,这些保碳增汇的举措很好地契合了现在比较提倡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既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一举多得。

高原减排等会对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间接的正向影响。比如,高原农牧业绿色转型,大力发展高原可再生能源,这些举措在实现减排的同时也间接地减少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