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莹莹 来源: 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10/19 20:10:54
选择字号:
“从0到1”的原创短板怎么补?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

中新网上海10月19日电 (记者 郑莹莹)“没有‘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19日于此间说。当天,他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新出炉的《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相关情况,他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源头,也是突破核心技术问题的根源所在。

根据《若干意见》,为进一步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重点针对上海市具有基础研究显著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长期、稳定资助,支持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引导科研人员以“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的态度心无旁骛地开展研究。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指出,长期以来,科研人员普遍反映我们在基础研究领域要加强长期稳定的支持、要厚植潜心研究的氛围,我们经过深入研究,提出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作为完善上海基础研究布局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上海市部分具有突出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向重点领域、重点团队,营造适合基础研究的“小环境”,加大力度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的科学研究。

他表示,为保证科研人员及团队获得相对充足的探索和研究时间,“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以5年作为一个资助周期,并且赋予“特区”充分的自主权,允许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减少各类申报所占据的时间和精力。下一步,上海将充分吸纳各方的意见,来开展“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试点实施,一边探索,一边优化,将来有望(将其)适度扩大,稳妥推进。

对于“基础研究特区”的试点,沪上科研人员表示支持。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左智伟表示,新的研究方向有很多不确定性,以往的评价方式强调方案的可行性,要拿到一个“从0到1”的项目,过程是非常困难的。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周斌也表示,科研需要一个稳定支持的环境。

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辛秀芳看来,“基础研究特区”非常重要,“做科研,我们开玩笑说是‘烧钱的’,基础研究不会短期内产生经济效益,需要申请经费来支持。”她表示,有了“基础研究特区”,科研人员可以腾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专注科研工作,更有利于产出成果。(完)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