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武夷山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3-13 2:15:23
武夷山:理想的跨学科通才是什么样子
 
大家都认识到,跨学科通才是社会急需人才。但是,正因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才很少,所以谁也说不清,理想的跨学科通才应该是什么样子。在2009年第3期《欧米伽:国际管理科学杂志》上,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的Heiner Müller-Merbach教授就跨学科通才的知识结构与“资质”发表了看法。
 
他认为,跨学科通才应具备三点特质,一是熟悉有关学科的基本内容,二是能够将知识付诸应用,三是对有关学科抱有激情。具体到特定的学科,跨学科通才应能做到。
 
——数学:不视符号抽象为畏途,熟悉因果关系与手段—目的网络的数学结构。能够构建关于现实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模型进行数学处理,获得对于现实的较深刻的洞察。乐于应对数学抽象和与价值无涉的逻辑。
 
——自然科学:拥有关于生命世界和无生命世界之静止状态与动态过程的知识,有将这些知识付诸技术实现的能力与意愿。尊重创造;欣赏永远处于和谐状态的大自然。
 
——工程:了解技术规律,理解技术过程。能够设计、型范和评价技术系统。喜欢设计活动与功能态;欣赏技术杰作。
 
——计算机科学:熟悉编程语言,有从事信息技术的实际经验。能设计信息系统。陶醉于人机智能的分野以及人机智能的合作。
 
——经济学:熟悉经济理论,并能根据这些理论洞察经济现实。能够分析与阐释经济结构及过程。乐于为经济行为承担责任。
 
——工商管理:了解企业与其他微观经济单位的结构,以及发生于它们内部和之间的过程。能设计和运作处理微观经济问题的人机系统。乐于在微观经济单位中担负责任。
 
——社会科学:了解社会学理论,理解社会结构与过程。认识到任何人类信息处理过程都负载着价值;意识到对社会制度的判断存在着多重标准。有与人合作的热情和勇于领导的意愿。
 
——司法:拥有关于立法制度和司法过程的知识。能够从法律的观点来评判结构与过程。满足于在法律框架下寻求决策方案。
 
——艺术:对和谐、张力、审美与美有敏锐的感受力。具有在判断过程中融入美学侧面的才能。欣赏美。
 
——哲学:明白是哪些权力、理想、价值观和信念在维系着社会。能感受到因果性、终极性、伦理学和美学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乐于探究哲学的根源。
 
Heiner Müller-Merbach坦承,没有人能达到这么理想的状态。我们判断一个人,不是看此人离上述理想目标有多远,而是要看此人有多么努力。
 
有趣的是,Heiner Müller-Merbach所描述的跨学科通才的要求与钱学森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有相当多的吻合之处。钱学森认为,新时代我们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符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这些新人应当熟悉现代化科学技术体系,即3个层次、11个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人体科学和文艺理论)的内容;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即大成智慧;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
 
笔者认为,Heiner Müller-Merbach提出的要求还是有现实意义的。第一,我们在选择大学、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企业负责人的时候,完全可以参考上述要求。我个人觉得,在这10个学科领域中,领导者至少要在其中4个领域拥有相当的知识,否则怎么也不可能称职。这些年来,我国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某人从行政领导岗位直接调任校长的情况,我可以大胆地说,若按照上述要求来对照一下,这样的人选一般来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第二,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能够既培养一批专才,又培养一批通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专才的衡量标准,大家大致心中有数。而通才的衡量标准则一直很模糊。上述理想化的要求对教育部门如何设计与改善课程结构,也有参照意义。第三,对于有志于成为跨学科通才的年轻人,Heiner Müller-Merbach的描述提供了一个较具体的努力方向。
 
(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09-3-13 A4 周末评论)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