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慧洁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6-3 6:14:28
张慧洁:和谐社会的通识教育
 
大学里有大量的专家,他们大部分不知道自己学问的母体是什么,在社会领域中,不知道自己的研究内容是在哪个坐标上,不能够自我评价自己研究的内容在社会上的必要性,自己研究的哪方面是核心、哪方面是分支。
 
人才培养要生态化发展
 
在1827年9月11日召开的耶鲁大学教职员工大会上,通过了这样一份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耶鲁报告》。它在论述大学的培养目标的同时,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大学的办学目标不是专业的简单“揉合”,而是不同于专业学院的独特的、代表其本质的办学思想的凝聚。
 
在这样的观点的要求下,和谐社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怎样的?笔者认为,这一目标应该是人才培养能够生态化发展,使之成为和谐社会公民。
 
人才培养的生态化是指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朝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方向的发展。具体来说,人才培养的生态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要求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的精神世界不断充实;另一方面,它所提出的自然生态的优化和社会生态的建立,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最优的环境。因此,人才培养的生态化是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是反映和谐社会的本质诉求的理念。提出和谐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重在强调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调重视人性、满足人的需求、人的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挥,也重视人的发展赖以进行的社会条件的创建。
 
和谐社会人才培养生态化的发展目标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人的发展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也包括与人的发展相关的一切连带关系。因此可以说,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培养中的贯穿和完善。
 
将人才培养生态化作为和谐社会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对传统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凝练与提升,是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纵横坐标上,重新找到关键环节,是对大学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纵的方面是专业、学科,横的方面是人的素质。每个关节点又像生态链一样,一环套一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使人的发展目标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人和谐。
 
专业知识要回到学术的本原上
 
探讨了多年的学科综合,在实施通识教育时,依然出现了学科发展与综合课程设置在专业发展上的尖锐矛盾。甚至最集中的是设置大量的通识教育课程而影响了专业的发展,特别是顶尖学科的发展,浪费了很多时间,有学者提出:为什么不把这些时间放在技术创新学科前沿的知识学习中呢?
 
其实,如果说现在的高科技需要更多的学科专业知识,那就应该通晓这个道理:专业知识也需要回到学术的本原上,这样在学科细分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有攻克尖端问题的冲击力。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国内把学问的核心要素称为一个学术领域。虽然学问之间有关联性,但是为了研究的效率,还是选择了把学问细分,这样确实有利于专业的规范化,但在各个专业里使用的术语是完全不同的。这样细小化的专业没有学术发展的冲击力量。学问在各学科分类后,在每个小的领域有了不同的专业术语后,很难统合,并且学科的带头人很难找到。如果能克服这样的困难,就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果。
 
现在,大学里有大量的专家,他们大部分不知道自己学问的母体是什么,在社会领域中,不知道自己的研究内容是在哪个坐标上,不能够自我评价自己研究的内容在社会上的必要性,自己研究的哪方面是核心、哪方面是分支。人类学问形成于哲学,从这个树干派生出基础学科和一些专业很细的学科。现在能够做的是离开这个学术的树干,在比较远的地方看这个树的外貌,各个研究者把握它们的坐标,应该考虑这棵树怎样发展。根据要素还原主义将其还原到学科的母体。
 
学问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学科内部的知识以及与其相关的要素分子相互飘移,另一种是母体学科与之相连带的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这是通识的观点。这样的现象在物理学、数学等不同学科都有发生。而当任何一门学科达到顶尖程度时,都需要连带学科的支持,否则,继续发展没有强大的冲击力。
 
通识教育要兼顾六大因素
 
学生的学力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特征、动机、环境等。和谐社会的通识教育则要着重学生的这些要素。
 
知识和智力培养是普通教育的目的和本质。知识和智力是人的创新力产生的最基本的元素,知识是智力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并且知识的活力化能够促进智力的发展,僵死的知识会阻碍智力的发展。知识的转型和变革也会促进自身的发展。
 
知识借助智力的发展离不开以下几个条件: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认识者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究竟是理性起作用还是感性起作用?知识通过怎样的途径发展?以及知识与智力有着怎样的相互促进作用?总之,无论是知识还是智力都离不开普通教育的培养,知识和智力培养是普通教育的目的和本质。
 
思维训练是普通教育的基本环节。它是批判力形成的条件,而批判力的形成是创新思维的基本要素。创新思维包括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聚合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抽象、概括,使之朝着一个方向集中收敛的思维,其主要功能是求同,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发散思维则不按常规地寻找异变,使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辐散,其主要功能是求变,对提出新问题、产生新思想起着重要作用。
 
仅以发散性思维来说,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要特别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追求与众人、前人有所不同的独具卓识的思维品质,是获取新颖性创新成果的重要保证。
 
人格的培养是普通教育的重要关注点。人格泛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中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创新不仅是一个能力开发,也是一个特质培养。换言之,要提高一个人的创造力,也需要培养与创新有关的个性特质。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可能成为创造力的关键因素。美国学者朱克曼在其《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对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了深入的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完善的智力和人格结构是这些人共有的素质特征,这通常包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极强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精湛的实验技巧等人格特质。
 
而环境是人的素质生成和普通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环境是创新要素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任何创新都离不开环境的制约。这一点在许多经典作家的论述中也提及到。
 
总之,这些反映学力的要素是“共生”关系,是稳定、持久、亲密的组合关系,在人文素质形成中缺一不可。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