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侠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5-23 4:23:33
李侠:灾区更需要援助的多元化与持久化
 
截至2008年5月22日10时,汶川大地震已经夺去了51151人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流逝,遇难者的人数还会上升。这些日子,所有中国人的目光完全被锁定在汶川,一个我们以前很少听说过的地方,所有的人都在心痛与眼泪中毫无保留地释放着埋藏在心底的爱,当所有的目光、无数的双脚星夜兼程地奔向那片废墟的时候,没有人再会怀疑这个伟大国家的顽强与阻挡不住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对她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是一个学会了爱的族群,彼此之间的相互温暖与支撑书写了一个民族不可限量的未来。
 
灾难发生已经整整11天了,在悲情背后,我们需要理性的思考:除了捐钱、捐物、献血以及自发救人之外,灾区还需要什么样的援助?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重大自然灾害,随着救人工作临近结束,灾区的援助工作更需要朝着多元化与持久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灾区才能真正从被摧毁的废墟上重建起来。
 
笔者最为担心的现象是援助的瞬间性与短暂性,援助的持久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公众长期积淀的爱心一下子由顶峰释放到平均线以下的时候,援助的激情退却后,灾区马上陷入一种很困难的状态中,这时灾区的人民很容易在精神上陷入孤立与绝望状态。此次特大灾害的恢复将是缓慢的也是艰难的,因此救援就必须保持一种持久性,而为了保持援助的持久性,援助的形式必须是多元化的,通过多元化才能解决援助在时间层面上的短暂性问题。这也是一种用形式换时间的做法。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重建灾区人们的希望都是一种最重要的重建。这也是本文最想说的:灾区的心理重建!
 
在笔者看来,根据灾害的特点,可以把援助分为3类:物质援助、精神援助以及综合援助。单纯的物质援助比较好处理,比如2008年元月份在中国南方发生的特大冰雪灾害,对于这种灾害只要快速给予必要的物质援助就可以缓解灾情。而2003年暴发的“非典”疫情,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恐惧心理快速蔓延的态势,这个时候更多地需要精神援助,笔者当年被隔离在学校内,那时境况至今记忆犹新。对于精神方面的灾情,心理治疗与社会安抚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精神援助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援助的作用常常被忽略,由于精神援助的效果显现非常缓慢,测评起来也非常困难,因此,它的作用常被低估。对于此次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就是一种典型的综合救援。换言之,这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灾难,由于波及范围的相对集中以及破坏程度的特别巨大,对它的援助就应该是分阶段、分层次的综合救助,而且在每个阶段和层次的援助方式都应该是多元化的。第一阶段,主要是物质援助为主,并辅以精神援助;第二阶段,物质援助与精神援助并重;第三阶段,精神援助为主、物质援助为辅。长期以来,我们的救援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精神层面,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灾区灾后重建的速度。更有甚者,由于缺乏必要的精神援助,导致重大灾难过后,这个地区从此一蹶不振,并引发众多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援助与物质援助同样重要。还需要提及的一点是:当巨大灾难发生后,如何疏导与调试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我们还要防止灾害造成的心理伤害的扩大化现象。坦率地说,这些日子笔者和许多朋友一直处于心烦意乱的状态,一想到那些惨烈的景象,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以笔者有限的知识和观察来看,这也是一种心理灾害扩大化的表现。
 
对于此次的特大灾难,在采取综合救援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援助方式的多元化与援助时间的持久性。援助的多元化是基于灾区人民的多种独特生存状态决定的。如对于灾后幸存者来说,除了必要的物质援助之外,还需要长期的精神援助,而精神援助是消除个体恐惧心理的一种重要的化解方式。再比如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还需要技术援助、政策援助等,由于这次特大地震灾难,灾区原有的技术体系已经被摧毁,这时技术援助就是灾后重建的最重要援助方式。对于重建期的民生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特殊政策援助,其意义就显得更为重大。基于以上考虑,只有援助的多元化,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与公众的心理调试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作者为中南大学教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