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学健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5-21 7:25:5
把战旗插在生命最需要的地方 一组来自绵阳的真实影像

图一 解放军某部官兵风尘仆仆赶赴北川灾区。 

图二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部队医疗工作者的身影。
 

图三 伤情面前,医护人员义无反顾争分夺秒。
 

图四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医护人员无所畏惧救死扶伤。
 

图五 解放军某部官兵在“5·12”地震最严重的北川灾区成功救出一名群众。
 

图六 解放军某部官兵护送一名受伤人员通过危险区。
 

图七 部队医疗工作者在临时手术台上为伤员做手术。
 

图八 5月19日10时40分,救援人员在北川县城一个菜市场的废墟中救出了一名61岁大娘李明翠(音),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于12时21分送到总装驻绵520医院,并同520医院的专家一起联合抢救。据医院的专家介绍,李明翠大娘生命体征正常。这是四川地震灾难以来的又一个生命奇迹,从5.12灾难发生到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把她救出来整整164小时。图为医生全力抢救李明翠。
 

图九 5月16日的北川中学新校区一片废墟,唯有五星红旗还高高飘扬,国旗的左下方是北川中学歪斜的校牌。废墟中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昭示着,四川人民是震不垮的,中国人民更是震不垮的。
 

图十 现在看来,这张照片在众多的抗震救灾照片中并不特别出众,但这张照片是本报编辑5月12日当天深夜就收到的来自地震灾区绵阳的照片,这也是全军第一张发自地震灾区绵阳的照片。5月12日地震刚刚发生后,在一片慌乱、情况不明、余震不断、通信瘫痪的情况下,这张照片出自绵阳的一位新闻战士,难能可贵。图为“5·12”大地震当天下午,位于绵阳的总装某基地立即组织力量全力开展救援。(本组图片均由余江/摄影)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8天多的时间了,抢救生命和救灾的接力仍在继续。
 
这次震灾来得如此猛烈、如此突然、如此凶残,不仅让中国措手不及,更让世界目瞪口呆。它带给中国人民的重创不亚于一次战争。山清水秀的家园瞬间被夷为一片废墟;早上还在一起吃饭的亲人转瞬阴阳两隔……
 
当全世界还在惊诧错愕的时候,中国的总理已经在第一时间牢牢地站在了抗震救灾的最前沿。几万官兵火速到达现场,十几万大军迅速集结开进……
 
部队的调动如此神速、顺畅,官兵的爱民心切和拼命精神,谱写了一曲曲生命赞歌。15名勇士的冒死强跳,4500名伞兵全部写了遗书走进机舱;突击队顶着不断滚落的山石,疯了一般地向震中挺进;每小时8公里,连续十几个小时的急行军;救援时工具用不上,战士就用手刨;开始时是两三个战士抬一个伤员,经过几天不间断地营救之后,抬一个伤员要十几、二十几个人,战士们的负荷早已经超过了体能的极限……
 
据5月18日不完全统计,在“5·12”大地震之后,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出动11万余人,涉及海军陆战队、空降兵等20余个兵种;出动各型飞机1000多架次,开出军列90余列,动用大型运输车、吊车、冲锋舟等各型装备11万台,派出100余支医疗队、防疫队、心理应急干预队,发放食品、药品、帐篷等300多万件。全军官兵从废墟中挖掘被埋人员两万多名,救治受伤人员3万余名,转移安置受灾民众和游客20余万人。
 
在这次汶川地震大营救之中,部队在恶劣复杂的条件下实施了空军史上同时出动飞机最多、飞行强度最大、反应速度最快的非作战空运行动;震后短短14分钟内,部队第一支救援队就向灾区出发;有的官兵自己多位亲属遇难,依然坚持在一线救援。
 
把战旗插在生命最需要的地方,把战旗插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他们无愧于人民子弟兵的称谓!
 
我们编发这组照片,不是为了重温那惨痛的瞬间,而是向英雄的人民子弟兵致敬,向各界参与救援的英雄们致敬,向灾区人民致敬。同时,也告慰那些不幸遇难的同胞,你们放心地去吧,我们会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好你们留下来的亲人,你们被震毁的家园会替你们重新建起来,而且要建得更好。
 
中国不但挺得住,而且会站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威严、强壮!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