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孙琛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4-8 2:46:59
科学时报:让学生在“工作坊”里学建筑

城市设计工作坊今年首次到中国,浙江大学成为第四成员单位。3月17日,一群年轻学子来到大运河杭州拱墅区两岸,这些来自中、日、美、意四国的50多名本科生在这里参加了2008大运河国际论坛暨城市设计工作坊活动。15天中,他们和各自的老师一起,组成中外混编的研究和设计小组,对当地周边数个典型地块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研究报告和城市设计方案,最后进行方案公开展示、公开点评和公开专题性论坛;以推动有关大运河的设计、研究、宣传和关注的国际化,为“申遗”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氛围;以构筑运河开放式博物馆为主题。这一实地教学的形式,让来自四国的同学们兴奋不已,也为我国高校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参考。
 

参加活动的学生在制图   陈小向/ 摄影 

运河岸边设计住所
 
出乎浙江大学建筑系本科五年级学生李航意料,临近毕业时会参加两周的户外学习体验,他以前从没想过课还能这样上。他为自己能参加由浙大和国际友校共同举办的城市设计工作坊活动而雀跃,这里集结了不少国际顶尖设计师,特别是带给他一位建筑师理应具备的现场感。他说:“我在杭州待了5年,但意识到杭州有条大运河还是因为参加了这个项目。”
 
记者看到,为期两周的设计活动,时间表安排得满满的。3月17日上午开幕后,师生们开始了第一印象之旅,即先坐游船考察大运河,然后发放自行车,继续现场考察,一直到后面的调研分析与规划设计、成果交流等,最终在3月28日举行公开点评与专题论坛。
 
李航介绍,活动中53名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由分为8个小组,他的同组两位来自意大利费拉拉大学、1位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1位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们提出意见、交换观点、分工合作,最后提出集体创作的设计方案。
 
“我们组虽然争论但不激烈,一开始意见就很相似,并产生了一位‘意见领袖’,大家的意见都汇总到他那里,然后通过讨论调整。我们的进展比较快,每个人画不同地块,最后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据李航介绍,其他有的组对一个问题的争论异常激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导致工作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影响了工作进度,最后只好投票确定取舍。
 
国际交流收获良多
 
在这样充分的国际交流和与合作中,李航和几个国家的同学研究、设计具体的项目,思维方式“在碰撞中得到启迪”。
 
观点的不同简直俯拾皆是。
 
例如,由于我国建筑法规对光照时长有刚性要求,建筑物大多为南北向,浙大的学生们在这个项目中也概不例外;而外国学生设计的房屋均为东西向,因为运河在拱墅区内的流向是南北向,只有东西向的房屋才能面朝运河,“可以一下子拉近居住在里面的人和运河的距离”。
 
例如,中国学生对小区围墙早就习以为常,而外国学生一致坚持“该拆”。
 
再如,一到设计道路,中国人喜欢全部推平重来;而老外想的是,这条路道路五十年一百年都是这么走,规划时一定要继承这段记忆,继续原状……
 
李航坦承,如果不和外国组友合作,自己和同学根本就不会争论这些问题:“引发我们深思的是,无论是在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上,我们都存在不少思维定势,撇开观点的对与错,这种观点的比照让我们发现了思维的‘盲点’。”
 
而给李航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国外教授的教学方式:“你在做东西的时候,教授会过来直接问你需不需要帮助,也就是逼迫你跟他交流,这样互动当然更加强烈,和我们平常上课大不一样。”
 
据介绍,洋教授们待在教室里供学生随时请教,并在工作室四处走动,“巡视”学生的工作进展。由于对中国不太了解,他们有时给出的建议难免与实际情况不符,但每有学生指出都能虚心接受。
 
另外,这些国际同行们“没有背景资料就没有办法研究设计”的想法也让李航觉得不大理解,但他认为这打开了他的视野,告诉他“建筑设计是这样进行下去的”。
 
浙江大学的学生贺一烽也表示:“工作坊活动让我们和来自不同大洲的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更多地了解到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他们认为,意识进步了,能力的提升就已经不远了。
 
现场教学脚踏实地
 
“我们引进工作坊首先是从教学方面来考虑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王竹说:“浙大本身就在杭州这个地理位置上,我们的学生对这里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了解得比较深入、比较全面,但相对来说又比较麻木。外国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背景,但可能因为新鲜感而把握住直观的问题。双方学生思维方式和切入角度的不同,可以在交流中得以互补。这就突破了原来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据了解,浙江大学一直有自己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自己的设计院、杭州市有关园林部门等。去年5月,浙大建筑工程学院受拱墅区区政府委托作区战略规划,其中一块与运河相关,基于工作坊的水平和知名度,参与项目的华晨教授便邀请早稻田大学参加大运河论坛。早稻田大学赵城琦博士本来就是杭州人,对大运河文化非常了解,欣然发起了本次城市设计工作坊活动。
 
“建筑学没有统一的答案。要把不同的声音清楚地表达出来,供人选择。”华晨说:“城市设计工作坊的特点一是现场、二是原创,它有点像艺术工作坊的手工,不可复制,与设计还是很吻合的。”赵城琦也认为,这种国际性的实践活动使国内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可直接接触国外研究机构的工作和研究方法,对国内城市学的教育和学生的培养都会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对学生开拓视野,进而成为国际化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我们原来有实践教学,但视野毕竟窄一点。现在有国外的进来,起码多了一种声音,可以形成借鉴、启发和调整。”王竹认为,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走到一起,关注、交流人类共同面临的城市和农村发展的主题,这一场景殊为难得。他说:“关键是交流的经历、启发的过程,倒不一定要马上得出一个怎样的结果。”
 
“学生与类似的同学进行交流,对他们后来的工作、成长很有帮助。工作坊解决的都是一些实际问题,而不是学术问题。”意大利利费拉拉大学教授、城市设计工作坊创始人保罗·克拉里说:“我们鼓励不同教育背景之间的合作。不仅强调科学概念化的思考,也强调从人类已有的专业概念和设计中学习,所以工作坊对我们来说非常有教育意义。”
 
希望突破经费制约
 
据了解,“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共同解决特定问题”的这种学习形式,在美国、欧洲的高校中非常普遍,教授们也会参加类似的设计工作组。哈佛大学等学校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在课程设置中专门安排了社区实习课程,给予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方法和思想,试着解决社区和其他人普遍面临的实际难题的机会。
 
赵城琦说:“国外大学的城市建筑类专业举办大学间工作坊形式的交流相当普遍,韩国近几年对这种交流也相当重视。早稻田大学的各个研究室每年都会和麻省理工、U.C.伯克利、包豪斯、AA学院等举行这种交流实践活动。其他专业如果是类似的创作性专业,我想也是可以开展类似活动的,当然策划阶段可能有较大差异。”
 
中国高校的教师同样深入了解实践教学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日益认识到高端国际交流的重要性。然而,要邀请到高水平的交流对象殊不容易,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经费问题。
 
“我们想争取成为城市设计工作坊里面的一所学校,为不同级别的同学、老师建立一个长期的国际交流平台。”王竹说:“如果不是通过这种形式,请人的代价以及能不能成功请来都是问题。”
 
据了解,国内高校现在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经费,大多用于支持邀请国外专家前来讲座,或者资助学生出国开会,请外国学生来国内交流则较困难。浙大此次组织城市设计工作坊活动,根据约定,外国学生的旅费自行承担,在杭州的费用则由学校从拱墅区政府争取到相关支持。
 
“城市设计工作坊活动开展后,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但由于不是常规性的工作,很多准备需要通过其他渠道完成。希望以后可以从制度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华晨认为,实践和交流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只有举办多届、形成传承,才能切实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相关链接
 
城市设计工作坊
 
1993年由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保罗切克拉里教授发起设立,一直由该校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和建筑专业的本科学生参加,主题均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是与社会实践结合、在现场设计创意、百姓广泛参与的城市规划模式,城市设计工作坊有两大特点:一是活动是在现场举行,需要有一个设计的母本;二是设计成果为原创。
 
15年来,城市设计工作坊已在意大利米兰、美国旧金山、墨西哥奥哈卡、法国格鲁诺布尔、越南顺化等世界遗产城市或准备申请世界遗产的城市和地区持续进行活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促进了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发展。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