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基础科学工程技术资源环境前沿交叉政策管理
作者:王长乐 来源: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发布时间:2008-4-24 23:7:25
【科学网评】高校教学评估:一次并不好玩的游戏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经过一轮的实践,在取得预期目的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方面的批评。人们批评最强烈的内容是评估过程中的弄虚作假现象,以及一些高校在应对评估过程中的劳民伤财现象。这些批评者中不仅有高校中的学生和教师,也有对此不胜其烦的校长。人们批评的矛头不仅指向那些弄虚作假和劳民伤财的学校,更指向组织评估的教育行政部门。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一是作为组织和领导这次活动的教育行政部门,其对活动的设计及标准备受质疑。他们对评估成果的肯定及对批评之声的辩解,在许多亲身经历评估且饱受其苦的当事人看来,有明显的文过饰非之嫌。一是对于有些在评估中苦心对付的高校而言,其经历不仅劳民伤财、经济上大伤元气(据说有些高校为了应付评估不得不向教职工借款而筹集资金),而且在道义上承担了很大的道德压力,不得不承受有些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组织弄虚作假行为及明显的形式主义现象的质疑和批评,其纯洁声誉和道德权威被严重透支。那么,一项应该说并不出格的活动何以会产生如此的结果呢?
诉诸高校教学评估的初衷,可见其中不乏教育行政部门励精图治的愿望和客观理智的成分,而作为高校上级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其下属的活动业绩进行评估也无可厚非。然而,对照中国的高校实际情况,则很难说这次教学评估就是恰当的。因为一则高等教育是一种具有自己独特宗旨、规则和逻辑的专业性活动,对其活动品质的评价和判断,只有本行业中的专家在完全中立的基础上,才能够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而教育部门作为高校事实上的上级及投资者,其对高校的教学评估带有明显的政治奖惩和经济利益意蕴。高校在面对巨大的利益关系的时候,怎么可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呢?将其作为政治任务而全力以赴抑或弄虚作假,可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二是我国高校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并没有与时俱进地进行体制改革,其基本体制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亦即是一种行政化的体制。高校在面对来自上级的各种指令时,其惯常的反映还是行政动员及贯彻执行的思维方式。因而在面对裹挟了巨大的政治责任和经济利益的教学评估时,其紧张和“只能赢、不能输”的心态可想而知。他们必然采用最特长的行政动员方式,以临战的姿态来对待教学评估,而且都期望借此机会提高声誉和获得更多的经费或其他教育资源。只是这种做法不但无助于高校尽快地消解由传统的行政化体制造成的结构性问题,反而更加强化了高校中的行政化体制,使高校活动更加远离教育的规律,向行政化的方向滑动。三是教学质量是一种高校文化的惯常状态,也是高校制度和文化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制度和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从总体上说是既不能突击,也不能遮掩的。它既表现在教师的精神状态上,又表现在学生的行为举止上。既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体现,又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结果。真正的教育家是不会去刻意注重教学质量这种结果的,而是会苦心孤旨地去建设纯正、优雅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因为他们明白,只要聘请到了优秀或者合格的教员,建设好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收获优异的教学质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方式,无疑是高校内部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建设,以及高校中拥有合适的领导者。而此次教学评估似乎向高校传达了这样一些模糊信息:一是教育部似乎有能力指导所有的大学如何办学,而教学评估又似乎是一次更高层次的行政管理活动。二是似乎只有校外的专家才对高校的教学质量拥有发言权,因为有些参加评估的高校是从来都没有组织过本校教师对本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三是教学评估似乎是一次“运动”,只须“一致对外”的让专家组满意就算完成了任务。因为谁会相信一种需要以细致、耐心和长期努力才能搞好的教学活动,能够通过这种近似运动的方式来实现呢?
勿庸置疑,人们对高校教学评估的评价是一种逻辑性结果,也是这种思想不成熟评估活动的必然。而可以观察到的事实是,一些经历过评估的高校,对行政权力的偏爱更明显了,在大学实际管理活动中的行政意味更浓了,大学中本来就微弱的学术精神更被边缘化了。起码从现在来看,大学评估,促成的是大楼而非大师,是各种文本性的规章制度而非能够引领大学前进的高洁意识和良好的教育风气。
纵观世界各国大学的制度和经验,大学外部的社会评估活动并非没有,只是他们评估的大学一是都是在“三A”原则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法人团体,每个大学可以说都有自己立足其上的核心理念和教育自信,评估对他们而言不谛是一次展现个性和特色的团体表演,其从容自如姿态及视声誉为生命的认真精神,能让人对其油然而生敬畏之感。二是他们评估的目标直接而明确,就是为高校“打分”,“建”或“改”都不是他们的目的。因为建与不建,以及如何建,在他们看来那都是高校自己的事情,各个高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而只有各个大学千姿百态的个性和特色才能构成大学多样化的生态。反观国内的这次教学评估,其目标是游移而不确定的。如果是评价,那一批评估中高达60%的优秀率就很难反映出评估标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如果是“促建”,那就应该建设处于教学上位的大学基本制度,亦即现代大学制度,而不是在上位制度模糊或缺失的情况下建设下位的教学制度。因为教学的前提性问题没解决,所建的教学制度很可能为无的放矢。仓促进行的所谓建设,只能促进高校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而无力进行精神层面的建设。而如果没有先进的教学精神和灵魂来指导教学改革,其建设只能是千篇一律或低水平重复。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因而需要有利于树人的宁静的环境。而宁静的环境是需要由专心致志治学的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需要由能够真正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制度和文化养育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做的,是帮助高校尽快地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大学制度,让大学中的行政权力尽早地脱离有权无责、缺少监督与约束的自流状态,让学术责任成为行政权力必须承担的责任,让教师成为大学中各种决策和活动的参与者,让大学真正地按照学术规律进行活动,让高校中真正流动起“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以学问和品德为本”的空气,不要再弥漫“一个留校生在学校机关呆几年便敢于放肆地轻慢教师”、“一个学校中许多人都千方百计地谋取行政领导职位”的风气,让教师在自己的校园中能够收获尊重、荣耀和骄傲,增强职业自豪感和满足感,让学生能够坚定地将做一个正直、正派的人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而不是长期在是做一个“吃亏”的正派人呢还是做一个不吃亏的“精明”人之间彷徨。那样,高校的教学质量自然就会好了,大学自然就有声誉了,大学对社会的贡献自然就大了,大学也会自然地变得可爱和令人尊敬了。
(作者系江苏大学教育学研究所所长,本文同时载于2008年4月25日《科学时报》周末评论版)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评论|论坛|博客|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