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基础科学工程技术资源环境前沿交叉政策管理
作者:郭英剑 来源: 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08-4-1 5:29:23
郭英剑:美国大学走向全球扩张
伴随着全球化的风潮,走向世界各地的不仅仅有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也不仅仅有好莱坞,更有美国的高等教育。

总体上看,美国的高等教育在全世界的领先地位毋庸置疑。世界各大媒体的全球大学排行榜前十位中,大概三分之二会是美国的大学,在前五位中,则可能全部是美国的大学。在世界范围内,到美国去留学,是许许多多到海外留学人员的首选。这些都足见美国大学的实力和影响。
作为高等教育的超级大国,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展海外学习项目,美国正在成为高等教育的输出大国。其高等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已经由最初的海外项目,到后来常见的与当地的大学共同办学,使学生获得双学位,发展到了现在的在海外建立分校。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关注。目前,美国各高校之间在海外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世界上高等教育相对还不太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中东地区的国家和印度、新加坡等,中国也是其延伸的对象国之一。
以美国的纽约大学为例。据《纽约时报》报道,该校近年致力于国际化发展,不断扩大国外学习的基地,在新加坡开设有相关专业,正在法国寻求可以合作的大学,以建立合作关系。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纽约大学已经与波斯湾地区的阿布扎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一)签署了协议,计划于2010年在该地区建立一所综合性的文理学院分校。
事实上,美国许多大学目前都在考虑要在国外建设分校,而地点特别集中在了因盛产石油而非常富足的中东地区。在海湾国家卡塔尔的首都多哈,有一座教育城(Education City),被人们称为当地的“常青藤盟校”,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不必花费巨资,也不必经历文化震撼,更不会遇到“9·11”之后赴美的签证问题,就能从当地上一所美国的著名大学。在迪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一),密执安州立大学与罗切斯特技术学院也都即将在2008年秋季提供课程。
在中国,去年10月,纽约技术学院通过与南京邮电大学的合作,在南京开了一所分校。还有许多美国大学通过中国的大学开始了双学位的合作形式。
大学扩张:教育抑或金钱?
美国的大学得以扩张的原因,首先来自于全世界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美国华盛顿大学负责海外项目的负责人说,她每周都能收到要求进行合作的电子邮件,她感到这些信件多得像垃圾邮件一样。
拿到美国的大学学位无疑是吸引学生前来上美国大学分校的重要原因。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学商业的学生说,若回国时拿到一个美国大学的学位,很了不起。虽然不是在美国本土、虽然不是哈佛大学,但能拿到一个美国的学位,感觉很好。
有人把美国在海外办分校这种向外扩张的现象称之为是“教育淘金热”。众所周知,美国的公立大学都是以为本州学生提供教育为其主要责任和目标的,现在它们也都加入到了这支淘金热的大军当中,开始大打“国际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各州为公立大学所提供的经费是有限的。
当然,还有一个决不可小视的因素,就是各个大学都期望以此提高本校在全世界的声望。美国的大学长期以来都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的大学排名所困。现在,又有了英国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的全球大学排名,还有我国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这些更是雪上加霜,使美国的大学不得不考虑学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名望。
但总而言之,美国高校向海外扩张可以提升大学的形象,建立国际间的校际关系,吸引优秀的研究人才,同时反过来又可以引来研究的资助基金,同时吸引更多的新生。
海外学生:如何面对美国文化?
从目前的学科分布来看,美国大学所提供的专业与课程还是极为有限的,主要集中在商业、科学、工程与计算机等,人文社科类的专业与课程很少。但即便如此,对各国学生,特别是对海湾地区国家的学生来说,海外大学的出现所带来的文化震撼还是很大的。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现在遇到的美国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考验和挑战。学生过去所上的中学不是男校就是女校,从小学开始就读《古兰经》,从未遇到过这类在美国学校常见的问题:“你认为作者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呢?”或者“你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对女性而言,这样美国式的教育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要知道,在中东的许多国家,许多家庭是不允许他们的女儿到海外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更不准与男性随便接触。但在“教育城”,却已经有了男女合校的高等学校。女性开始意识到了她们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来自方方面面的支持。玛亚姆这位21岁的弗吉尼亚联邦大学中东分校的二年级女生说:“我不想花我父亲的钱或者是我丈夫的钱。我将来想到一家私人企业去工作,我要做我自己,而且我还想在本地当一名重要人物呢。”可以想见,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与其国家的文化与传统大相径庭的。
总的来看,学生们很喜欢这些美国大学海外分校的小班上课的方式、多元化的特征以及互相友善的氛围。
引发争议的 美国海外“教育淘金热”
在美国,海外分校也给许多人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美国海外分校所提供的教育,究竟是反映了美国的文化与价值观,还是反映了所在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呢?一旦美国与美国大学分校所在国的关系恶化会怎么样?美国是否在培养自己的竞争对手呢?
一些国会议员正在考量这股海外“教育淘金热”将会给美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就在去年的7月,美国国会的科学与技术委员会下属的一个负责研究与科学教育的小组委员会,就专门针对大学的全球化问题举行了一个听证会。
从目前看,在海外大面积开设分校的美国大学基本上还是以二三流大学为主。而美国顶尖大学的海外交流,则还主要是通过海外学习(或是研究)项目以及海外基地建设、合作研究、教师交流、双学位项目等方式来进行的。
许多人认为,美国大学在海外建立分校的方式虽然新颖但带有风险性。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长艾美·古特曼就担忧这样的方式无法给学生提供像在美国国内一样的教育质量。古特曼的担忧不无道理。虽然设有海外分校的美国大学都宣称,它们所提供的教育与在美国国内的没有差别,但一个很难否认的现实是,许多海外分校所雇用的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当地聘任的,一般也都是短期的。这也就难怪有人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而另一方面,一些人对美国海外办学持支持和乐观态度。华盛顿州的民主党人布赖恩·巴伊尔德(Brian Baird)就提出若是美国大学不去海外办学,其他国家的大学就会去。康奈尔大学校长大卫·斯科尔顿(David J. Skorton)更是从学理的角度为美国大学的扩张提出了发展的理由。他说,美国大学的全球性驱动对美国有利,他相信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美国与(美国大学分校)所在国的摩擦和双方的文化冲突,可以增强双方的沟通与理解。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评论|论坛|博客|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